推動“破壁融合”實現城鄉“共富” 福清市建強中心村黨委助力鄉村振興
2022-07-27 15:59:02? ?來源:福清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近年來,福清市以高質量黨建統領高質量發展,聚焦建設變革型基層黨組織,有效結合各鎮街、各領域發展實際,深入挖掘“地域相近、人緣相親、產業相連”組織優勢,系統推進中心村黨委建設。通過以大帶小、以強扶弱、以富幫窮,推動思維、人才、資源相繼“破壁融合”,激發城鄉“共富”的強勁動能。目前,福清市共組建中心村黨委11個,吸納帶動村居37個,推動落地鄉村振興項目195個。 思維“破壁” 跳出一隅看全局 依托閩中羅漢里游擊根據地舊址、榕樹下講習所、東關寨等精神地標,一條集紅色研學、觀光旅游、拓展培訓為一體的紅色研學線路在福清誕生;背靠綠水青山,東張鎮道橋村、華石村、溪北村抱團振興,農旅、文旅、康旅特色產業融合發展;以山海協作為契機,三山鎮嘉儒村、北陳村、良棋村立足花蛤人工育苗“一村一品”支柱產業,整合資源、優勢互補,拉長產業鏈條,建強黨建品牌,實現區域共富發展…… 村與村連成一片,城與村和諧共存。當前,福清市以黨建為線串起一路斑斕。 “建強中心村黨委,首先要破除守成思維,打破界限、創新發展。”福清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以鄉鎮(街道)為單位建成中心村黨委的同時,福清市對各行政村的產業結構、資源優勢等情況進行調查摸底,謀劃打造全域統籌、協同創新、聯營共管、系統提升的中心村黨委新格局,以全域思維推動城鄉融合、鄉村振興。 著眼于中心村黨委規范運作、穩定運行,日前,福清市制定下發《中心村黨委運行規則》《中心村黨委議事會議制度》,以組織變革重塑為抓手,按照區位特點、發展特征、治理特性,形成組織聯建型、產業聯興型、資源聯用型、規劃聯定型、強弱聯合型、服務聯手型、民生聯辦型、治理聯動型等中心村黨委,最大限度地集聚合力、發揮優勢。通過明確職責界限、細化工作分工,使各村居在接受中心村黨委領導的同時,又擁有獨立的村民自治、民主管理權利,切實做到“服務不干預、幫辦不包攬”。 人才“破壁” 激發潛能聚活力 “臺灣鳳梨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產業鏈如何延伸?”“除了直播帶貨農產品外,還有其他助農渠道嗎?”……屋外,氣溫逐漸上升,江鏡鎮南宵村的“臺商產業園”里,鄉賢茶話會氣氛也隨之火熱。 去年底,南宵村中心村黨委以黨群服務中心為依托,常態化邀請兩代表一委員、鄉賢能人、企業家代表等開展“鄉賢茶話會”,為產業發展獻智獻策、為民生項目出資出力。產業園內除了種植臺灣特色農產品外,還配套有開心農場、燒烤、野炊等,年均增加村財收入30多萬元,帶動70多人就業,增加農民收入50萬元以上。 幾十公里外的一都鎮,來自省農科院、閩臺鄉創鄉建團隊等15家單位的專家們常駐當地,對本地枇杷種植大戶的生產技術、銷售模式等進行免費培訓指導,推動“枇杷智庫”升級“鄉村智庫”。在省農科院指導下,引進“三月白”等十幾個白肉枇杷最新品種,建成了全國最大枇杷種植示范園、福建首個大棚枇杷園;與中國人保合作,推出全省首個水果類低溫氣象指數保險,一棵枇杷樹農戶只需繳納1元保費,2021年全鎮全部參保的果農共計獲賠918萬元;吸引省內文化領域的杰出代表進駐唐驛大招藝術村,實現了名家專屬基地與鄉村治理的完美結合。 “人才是鄉村振興中最關鍵、最活躍的因素。”無論是“土專家”“田秀才”“鄉創客”,還是專家學者、鄉賢代表,都是各自領域的佼佼者。他們匯聚一堂的目的,便是為福清的鄉村振興“把脈問診”、建言獻策。“我們將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本土人才帶動發展的作用,將中心村黨委打造成人才集聚的‘強磁場’,讓人才助推鄉村振興實現‘加速跑’。”福清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 資源“破壁” 融合共建謀發展 在福清,中心村黨委正不斷催生出繁榮發展的新生力量。 去年10月,高山鎮依托高山供銷社的品牌優勢、資源優勢和物流企業的運輸優勢,開創“供銷小店”源頭直采、工廠直采新模式,開辟“紅色物流”,突出讓利于民,所有商品全部2元銷售。 “交電話費、廢品回收、土特產收購、代繳水電費……除了銷售物美價廉的商品,供銷小店還成了村里的便民服務網點。”高山供銷合作社主任林雯表示。高山鎮聚焦資源共享,充分挖掘物流優惠和快捷效益,依托中心村黨委逐步實現“供銷小店”全域推廣,不但幫助廣大農戶實現增收,還帶動傳統農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茁壯成長。 作為一個幾乎沒有任何產業的庫區移民村,南嶺鎮梨洞村黨支部牽頭成立機械工程互助會,籌資購買掘土機、裝載車、推土機、壓土機等工程機械。通過合作社購置工程機械收取租金的形式,助推村財年收入突破100萬元,以鄉村富裕新面貌回應美好生活新期盼。 南嶺鎮以梨洞村為中心,輻射文祚村、吉嵐村,打造產業聯興型“中心村黨委”。在梨洞村的發展帶動下,文祚村推進支部領辦合作社,打造“霍比特小鎮”“探險者叢林越野俱樂部”等旅游景點,2022年初入選鄉村振興成績突出村。吉嵐村根據外出人口集中在福清市區的特點,在市區創建“紅飄帶”黨群聯絡點,成立吉蘭村牲畜養殖專業合作社。3個村通過產業聯興、實現資源共享,帶動村民村財“雙增收”。 |
相關閱讀:
- [07-25] 福清市人大代表視察鄉村振興工作
- [07-25] 全力開創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全市鄉村振興工作現場推進會召開
- [07-21] 福清市鄉村振興研究會成立
- [07-12] 農旅融合發展促鄉村振興 專家建言向臺灣取經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