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一號:中核集團勇當核電產業鏈“鏈長”的成功實踐
2022-08-17 09:00:23? ?來源:新華網客戶端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我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的建成投產,是中核集團堅持自主創新,服務國家戰略的重大成就。 自2015年5月全球首臺機組落地福建福清以來,華龍一號機組建設已成遍地開花之勢。在國內,華龍一號已然是當前我國核電項目建設的主打堆型。除福清核電5、6號機組建成投產外,華龍一號還分別落戶在廣西防城港、福建漳州、海南昌江等地,在建及投運規模已經突破10臺。在海外,作為我國“走出去”的一張重要名片,華龍一號成績斐然,已經是當前世界核電市場上最具競爭力的三代核電機型之一。成功出口巴基斯坦的卡拉奇2、3號兩臺機組均已投入商運,多個國家的華龍一號項目正在有序推進。 隨著華龍一號批量化建設和后續機型研發,我國三代核電技術已進入核能開發第一方陣。這既得益于中核集團完整核科技工業體系的發展基礎,也有效帶動了我國核科技工業體系能力的整體提升。中核集團在核工業自主創新和工程建設方面發揮了引領作用,華龍一號是中核集團勇當核電產業鏈“鏈長”的成功實踐。 補短鍛長 推進基礎固鏈 在華龍一號研發建造過程中,中核集團充分利用在技術、人才等方面的優勢,鞏固提升了核電建造、核燃料研發應用等優勢產業領域的國際領先地位,同時,加快補齊核電產業鏈關鍵領域、關鍵產品、關鍵技術的薄弱環節和短板弱項,維護了產業鏈穩定安全。 強化創新 推進技術補鏈 中核集團在華龍一號研發設計過程中,從基礎性應用技術研究、反應堆、先進核燃料、安全系統設計到裝備研制,組織開展一系列重大自主攻關,全面掌握關鍵核心技術,突破了各項技術瓶頸,形成700余項專利技術,開發出120多項應用技術軟件,建立起了完整的自主技術體系和知識產權體系。 大力協同 推進融合強鏈 核電站是高度復雜的能源系統。華龍一號能順利投入商用,除了中核集團自身具備核工業體系能力優勢外,還得益于各方大力協同。華龍一號研發團隊聯合東方電氣、哈電集團等58家國有企業,聯動140余家民營企業,帶動上下游產業鏈5000多家企業,共同突破了411臺核心裝備的國產化,實現了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飛躍。參與華龍一號設備供貨的廠家幾乎延伸到我國裝備制造的各個領域,在圍繞華龍一號更高標準的技術要求和海外出口要求開展自主攻關的同時,推動了核電裝備產業鏈做強做大。 建立標準 推進優化塑鏈 我國核電標準化經過多年努力已經取得很大成果,能夠基本滿足60萬千瓦級和百萬千瓦級二代改進型核電廠建設的需要,但是支撐三代核電建設運行的技術標準仍然很不完善。建成三代核電是根本,但要真正實現領跑還要形成華龍標準。標準是話語權。華龍一號總設計師邢繼認為,“我們不僅要輸出自己的核電,還要按照我們自己的標準去建設,這樣才能不受制于人。” 華龍一號的成功,標志著我國已在三代核電領域躋身世界前列,我國核工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實現了大幅躍升,正在加快從跟跑、并跑向領跑轉變跨越。中核集團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記強核強國歷史使命,努力建設先進核科技工業體系,打造世界一流核工業集團,為把我國早日建成核工業強國而不懈奮斗。 |
相關閱讀:
- [08-04] 從“國之光榮”到“國家名片” “華龍一號”用自主創新鑄就強國重器
- [07-29] 核工業的“中國方案”:當“華龍一號”走向世界舞臺
- [07-28] 走進華龍一號:感受“大國重器”的硬核力量
- [06-20] 2022年福州市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福清專場舉行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