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四道題” 交出“新答卷” 高山鎮譜寫鄉村振興發展新篇章
2023-03-02 16:50:24? ?來源:福清市融媒體中心 責任編輯:鄭夢婷 我來說兩句 |
近年來,高山鎮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原則,認真做好“黨校陣地提檔升級、區域資源整合利用、民生項目建設和鄉風文明培育”的“四道題”,奮力交出新時代鄉村振興“新答卷”。 答好“基礎題” 高山鎮嚴格按照黨校建設“六個有”建設標準,配備主教室、圖書館、活動室,持續完善教學硬件設備,著力打造基層黨員鑄魂補鈣的“紅色學府”,獲評福清市“四星級”鎮黨校。高山鎮黨校占地500平方米,可容納220人。該鎮通過引進“土專家”、鄉賢人才、優秀黨員來充實“黨校師資庫”,組建了一支多樣化、優質化的師資隊伍。 同時,抓實黨務專員(村務員)“育苗行動”,通過“幼苗期”的精心培育、“墩苗期”的精細打磨、“拔穗期”的精確儲備、“成熟期”的精準選用,以“四道工序”巧制黨務專員(村務員)成長成才“良方”;把綜合考核與年度考核、日常考核相結合,以考核傳導壓力、增強動力、激發活力,不斷改良“育苗方子”。 此外,持續打造“近鄰黨建”品牌,深化近鄰黨建全域提升行動,組織鳳崗社區、平南社區踐行“近鄰黨建”模式,開展“鄰里和諧包湯圓,居民同樂慶元宵”“月圓向吉,花開向喜”元宵活動,增進和諧鄰里情。 答好“必答題” 高山鎮以低效閑置土地為抓手,圍繞“四大地類”實施兵團作戰,累計處置6宗105.68畝。同時,深入開展土地整治“造地”行動,新增耕地52.05畝,帶動村集體增收100.305萬元,化“資產包袱”為“資源財富”;推進土地資源“騰籠換鳥”,啟動高華國際廣場、黎民小區、天香生豬養殖場等閑置多年的國有資產盤活處置工作,跟蹤推動占地30畝的星級酒店落地高山。 該鎮以“項目為王,環境是金”為第一導向,用足用好用活專項債資金,澆灌重點項目建設,讓資金跟著項目走。目前,總投資4000萬元、長2.245公里的X178縣道通往后安老區村道路提升改造工程順利通車。與此同時,推動實施總投資4400萬元的商貿街區環境提升改造一期工程,形成“三大商圈、一個中心”商貿格局;依托海峽商品交易中心發展跨境電商、直播帶貨等新商貿業態,廣泛開展電商直播培訓近70人次,吸引22家臺青企業入駐,聚力爭創省級臺灣青年創業基地;緊緊抓住“福清高山羊”這一特色產業,舉辦首屆高山羊美食文化節,結合新業態項目,帶動高山羊、高山花生、火把蟶等特色農產品產銷兩旺,優化產業布局,延伸產業鏈條,打造產業品牌。 答好“關鍵題” 為了確保“老有所養”,高山鎮投資1200萬元,建設西江養老院,新增養老床位200張;改擴建長者食堂3個,并完成家庭適老化改造11戶。同時,開展“春風行動”、敬老院慰問活動等,2022年共發放慰問金193萬元。 為了辦好教育,確保“幼有所學”,高山鎮鞏固“雙減”成果,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目前,總投資6180萬元的高山實驗小學已正式招生;總投資近億元的德旺藝體綜合樓、西江文增綜合樓、鳳崗文博幼兒園等校園基礎設施建設,也在加快推進中。 為了守護全民健康,確保“病有所醫”,該鎮投資1.2億元建設市五醫院三期醫技綜合樓,并力促四期門診大樓項目納入市級民生補短板項目。新冠病毒疫情期間,該鎮防控工作常抓不懈,安排139名網格員走家串戶,發放10000余份“防疫健康包”和12000份提示信。 答好“加分題” 高山鎮積極開展鄉村建設“五個美麗”、村莊清潔“六清一改”等行動,創建美麗庭院72個、微景觀23個,推選“身邊好人”“道德模范”175名、“文明家庭”18戶。玉樓村創評福州市級鄉村振興“五星級村”,薛港村、后安村創評“四星級村”,新增高山村、院西村、洋門村、山后村、竹秀村5個“三星級村”。 高山鎮將鄉賢納入基層治理網格體系,形成“黨委定向、支部吹哨、鄉賢報到”治理架構,組建了“1名兩委干部+1名黨員+N名鄉賢”的行動隊伍,并創建“鄉賢評理室”。同時,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舉辦“戲曲進鄉村”、元宵佳節“舞板凳龍”“猜燈謎”等民俗活動,打造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滋養鄉風文明。 下一步,高山鎮將切實增強爭優、爭先、爭效意識,加快推進省級小城鎮建設,著力打造龍高南部商貿中心,為建設最優最佳、卓越超越的“最福清”貢獻高山力量。 |
相關閱讀:
- [02-09] 探索“抱團”模式 推動鄉村振興 福清市強化黨建引領,保障村級集體經濟提質增效
- [01-04] 激活人才“引擎”注入“源頭活水” 福清市積極聚智引才,助力鄉村振興
- [12-02] 激發內生動力 做大文旅產業 南嶺鎮以鄉賢館為載體,增進群眾情感認同,助推鄉村振興
- [11-25] 旅游助推鄉村振興 培訓提升婦女本領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