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張水庫流轉1000多畝庫區農田用于綠色種植
www.bjjht.com 2024-07-11 17:34:46? ?來源:福清市融媒體中心 我來說兩句
仲夏時節,東張水庫草長鶯飛。家住東張鎮三星村的農戶陳家熙每天忙碌于田間地頭,人工給家門前這片已經破口抽穗的水稻除草。 去年,石竹山景區管委會從東張鎮三星村的農戶們手里以每畝每年1100元流轉了1000多畝農田,用于生態水稻種植(如圖)。現在,三星村每天有20多名像老陳這樣的農戶來打零工,他們都是景區管委會就近聘請的當地有經驗的農戶。除了每年的土地流轉的收入外,他們一天還能多掙160元的工資。 農戶們在試驗田,既不打農藥,也不施肥,這靠天吃飯的水稻能有多少收成呢?省農科院資源環境與土壤肥料研究所的陳鐘佃給記者作了估算:“跟傳統的栽培相比,產量會減產40%—50%。產量雖然減少了,但是整個東張水庫庫區的農業面源污染會得到控制。” 原來,土地流轉“減肥斷藥”背后算的不僅是一筆經濟賬,更是一筆生態賬。2023年7月,“一閘三線”工程全線通水,福清東張水庫成為向平潭輸水的重要調節庫。作為有著66年歷史的“老水缸”,東張水庫對水生態環境的要求更高了。然而,庫區內有2000多畝農田,之前農民耕作使用的肥料、農藥流入水體,容易導致水體中氮磷含量增加。 為了保護水庫水體,難道要讓土地就此拋荒嗎?福清給出了不一樣的答卷,讓東張水庫承擔起了全新使命。去年2月,市委市政府成立以市主要領導為總指揮,26家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東張水庫水質提升及周邊環境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指揮部,并聘請了中國環境科學院專家提供技術服務。 經過指揮部的多番調研和討論,去年3月,指揮部啟動東張水庫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土地流轉工作,通過打造無施肥試驗田,形成生態緩沖帶,減少污水入庫。 流轉過來的農田除了種植水稻外,還種植南瓜、紅薯、油菜等作物,把原來是水庫污染源頭的農田變成了生態屏障。同時,指揮部還布設近20個監測點,定期監測土壤改善情況,并組織成員部門常態化開展聯合巡邏,共同守護庫區水環境。 據了解,經過一年來的努力,庫區周邊試驗田土壤全氮總量削減了約3.9%,全磷總量削減了約10.6%。“減肥斷藥”后,東張水庫水質提升成效顯著,與2022年相比,2024年1—5月污染物監測指標中氨氮同比約下降了47.4%、藻密度同比約下降了30.4%。“通過先行先試,農戶們看到了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現在有更多村莊、農民加入,成為庫區環境的守護人。”石竹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副主任周澤勝表示。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07-11] 福清市開展“揚帆好年華 圓夢最福清”融臺青年學子研學交流營
- [07-10] 福清法院駐臺灣青年創業基地法官工作室揭牌成立
- [07-10] 福清市委臺辦正式揭牌
- [07-09] 福清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