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市立足優勢 夯實產業集聚發展基礎
2024-09-04 15:52:55? ?來源:福清市融媒體中心 責任編輯:王倩雯 我來說兩句 |
產業能否集聚發展、健康發展,關鍵看平臺。近年來,福清市以改善發展條件、營造發展環境為重點,立足港口、園區、僑臺等比較優勢,建設提升科創、園區、港口、開放、投融資等系列平臺,創新平臺思維,將過去項目招商的“單棵植樹”變成以平臺招引的“成片造林”,促進縣域經濟崛起,進一步夯實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基礎。 科創平臺賦能 資源“家底”變發展“富礦” 走進福建驛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只見一臺臺綠色充電樁正在組裝,將從這里發往全國各地。“能建成先進的充電樁生產線,得益于福清科創平臺的技術支持。”該公司總經理蔡明軍感慨地說,2016年,他就進入充電樁行業,從開始做充電樁經銷商,到后來從事充電站建設,但一直未涉及充電樁制造生產。 2022年初,福清市與廈門大學合作,共同創建廈門大學科技園(福清)科技創新中心。通過中心媒介,驛道新能源成功對接廈門大學航空航天學院的儲能等技術研究成果,啟動充電樁生產,憑借其產品的優質性能,公司迅速打開了上海、湖南、江西、廣西等地的市場。 如今,這種校地企協同合作的模式,在福清多次成功實踐,一方是產業發展動力強勁的縣域,一方是科研實力雄厚的重點高校。近年來,福清市堅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啟動聯東U谷·三創中心、均和云谷·福清科技港、歲金智谷·福清科創走廊等項目建設,努力打造創新之城,構建“引才+輔導(培訓)+轉化+孵化+投資+產業化”的全鏈條、全過程的高能級科創平臺,搭建起科研與產業之間的橋梁,賦能企業創新發展,助力產業延鏈強鏈補鏈,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為城市產業轉型升級打下堅實的硬件基礎。 據統計,近3年來,福清累計投入R&D經費150億元,目前已擁有各類科創平臺25個,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20家,新增省級科技小巨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80家。其中,福耀玻璃、京東方、福清核電、萬華化學、福光股份榮獲中國質量獎,冠捷榮獲中國工業大獎,京東方還斬獲第三屆數字中國“十大硬核科技”大獎。 園區平臺聚力 夯實產業發展“定盤星” 在江陰港城經濟區藍園工業園區鋁精深加工循環經濟擴能項目現場,挖掘機、旋挖鉆機轟隆爭鳴,大型機械來回作業,一派繁忙景象。 藍色經濟工業園區以中鋁鋁精深加工、中鋁美鋁輕量化鋁制汽車板等項目為帶動,探索建設產業綜合體,培育裝備制造、海洋工程、海洋生物等新興產業。 園區是承載產業集聚發展、推動經濟發展的主陣地。近年來,福清市以園區平臺建設為抓手,打造產業發展好“載體”,夯實產業發展“定盤星”:融僑開發區緊緊圍繞建設電子信息千億產業園目標,以京東方為龍頭,力促柔性液晶面板和手機產業、平板等項目落地;元洪國際食品園致力打造“舌尖上的王國”,建設食品儲運、加工、展示、體驗、交易、結算產業生態鏈;江陰港城經濟區一手抓中景等項目裂變擴產,動建福能化學園等項目,打造千億化工新材料產業園,一手抓緊培育裝備制造、航運物流、整車進口等產業專區……沒有大平臺就沒有大項目,沒有大項目就沒有大產業,隨著園區大平臺項目集聚、產業帶動和承載能級提升日益凸顯,產業高質量趕超發展的基礎更堅實有勁。 除了項目建設,園區也在不斷補齊基礎設施短板:藍園的基礎設施和生活配套項目建設快馬加鞭,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重點項目主廠區配套道路、龍江南路D段等21個基礎配套項目加快推進,福州新區元洪功能區元海六路、A區填海、第二污水處理廠等50個基礎設施和生活配套項目建設緊鑼密鼓…… 近年來,福清市依托融僑、江陰、元洪、藍園等園區,堅持以新舊協同理念深化園區標準化建設,用好目標盤、項目盤、招商盤、創新盤、資金盤等“五盤并轉”工作體系,投入348億元,實施了雙電源、雙氣源、共享區等199個標準化項目。同時,采取“一區一專班一策”,改造洪寬工業村、融僑南翼、元洪東皋等舊片區,且成效顯著,融僑區入選省級綠色工業園區,連續三年在全省試點園區標準化建設評價中排名前列,江陰區入選全國省級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百強榜單。 港口平臺鍛造 提升強港硬核力量 在江陰港碼頭,滿載貨物的船只進進出出,碼頭船舶排隊進港,船舶作業無縫交接,集裝箱卡車來回穿梭,塔吊有條不紊地裝卸集裝箱……這樣繁忙的場景每天都在這里上演,將來自歐洲、非洲、東南亞等地的集裝箱運送到江陰港,再將中國制造的貨物出口到世界各地。 港口作為世界海運的橋梁和紐帶,連接著全球貿易。為打造臨港產業大進大出的發展大平臺,江陰港區港口基礎設施建設仍在持續加碼。截至目前,已建成運營27個泊位,在建4個泊位,開通69條海內外貿易航線,通達“一帶一路”沿線多個國家的主要港口。通過鐵路、高速公路、國省道等大通道,港口腹地向內陸延伸,進一步優化海鐵聯運、海陸聯運等集疏運體系,構建“港—航—陸—鐵”綜合物流服務體系,江陰港也從平面逐漸走向立體,打造了聯動全國、溝通世界的大物流格局。 依托港口大平臺,一批大產業、大項目相繼在江陰港城經濟區落戶,天辰耀隆、中國化工集團CPP項目、中國軟包裝集團項目、國電二期項目、萬華化學福建產業園、福建三峽海上風電產業園……臨港產業迅速壯大,千億化工園區崛起。港口后方,物流園、汽車展示交易中心、倉儲集散中心、貨代中介機構等商貿物流業也在迅速集聚,打開樞紐經濟發展新天地。 福州港松下港區元洪作業區是國家一類口岸,也是中印尼“兩國雙園”核心港口的基礎設施配套和重要交通運輸保障。為吸引更多的臨港產業集聚,促進貿易往來便利化,元洪作業區不斷加大港航基礎設施建設和載體平臺打造,對已建成的泊位加快升級改造,對正在籌建的泊位積極推進,加快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 元洪港,既向內“挖潛力”,亦向外“引活力”。在園區規劃方面,規劃“三脈四廊、海城五象”總體空間格局,為園區建設提供行動指引;在項目策劃方面,對接設計成果,梳理生成了143個項目、總投資約650億元,推動一批基礎設施建設提速提質,園區生產、生活、生態配套將更加完善;在招商引資方面,圍繞海洋漁業、熱帶農業等五大跨國合作產業,形成“走出去”“引進來”項目34個、總投資近800億元,落地省市優惠政策措施43條,實施元洪醫院等143個、總投約650億元的配套項目,推進印尼海洋漁業中心等69個雙邊合作項目、總投資900億元,入駐商貿企業714家,打造“一帶一路”新旗艦項目,打造國際產業合作新示范。 此外,依托江陰、元洪大港口和臨港產業發展平臺優勢,福清市積極打造東南航運樞紐港,探索港口建設、服務、運營等一體化改革,推行市屬國企、社會資本、船代公司等參與開發運營,鍛造硬核力量,打造世界一流強港。 同時,完善開放平臺,按照“買全球、賣全國”的思路,建設提升中印尼“兩國雙園”、江陰港綜保區、海峽商品交易中心等開放性平臺;優化投融資平臺,謀劃建設基金港,通過吸引入駐優質金融企業,撬動社會民間資金,打造金融業態集聚區,現已入駐相關金融機構13家;整合重組“六大投融資平臺”,優化國企融資、政府債券、社會合作等模式,特別是深化融資專班運作,近3年獲批專項債370億元、現已發行116.8億元,專項債獲批額度和發行額位居全省縣(市)區第一。 |
相關閱讀:
- [09-03] 夢想起航 福清學子開學首日風采
- [09-03] 福清交警全力維護校園周邊交通安全
- [09-03] 福清市紅領巾講解員風采大賽決賽舉行
- [09-03] 福清市十八屆政府第91次常務會議召開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