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市市場監管局:創新“四高”模式,破解農村食品安全難題
| 2025-09-12 15:26:39??來源:東南網福清頻道 責任編輯:王倩雯 我來說兩句 |
東南網福清9月12日訊(通訊員 李大勇 劉旭東)今年以來,福清市市場監管局聚焦群眾關切的肉制品質量安全問題,創新實踐“四高”監管新模式,精準破解農村市場假冒偽劣食品及肉制品“摻雜摻假、過期變質、虛假宣傳”等難題,構建起全鏈條現代化監管體系,形成社會共治格局,獲得市民廣泛認可。 提高政治站位,壓緊壓實責任 一是健全機制,強化規范。制定出臺《福清市整治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和制售假劣肉制品問題專項行動方案》,同步完善全鏈條監管、風險防控、常態督導、責任約談及綜合案例集中研判等配套制度,為專項整治工作提供扎實的制度保障,累計召開專項整治推進部署會議5次。二是織密網絡,強化組織。成立了市場監管、公安、農業農村等多部門組成的專項整治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組建“分管領導+多業務科室”工作專班,實行專人專管;建立健全“市-鎮街-社區”三級監管網格,推動監管力量向基層一線延伸,共召開部署會、推進會7次,實現權責清晰、協同高效、無縫對接。三是建檔立卡摸清底數。建立動態管理的“一企一檔”數據庫共1374家,全面錄入肉制品生產經營單位基本信息、風險等級及整改落實情況,做到監管對象全覆蓋、風險隱患及時掌握。四是清單管理狠抓落實。全面推行“問題清單、任務清單、責任清單”的“三單”工作法,明確整改措施、責任主體和完成時限,形成“發現問題—交辦整改—驗收銷號”閉環管理機制。 堅持高標準抓建,嚴格把控關鍵環節 一是嚴把源頭準入關。建立原料供應商“白名單”制度,實施肉制品全鏈條查驗。二是嚴控生產經營關。多次發布《關于肉類產品經營企業的風險防控提示》等預警信息,重點加強對添加劑使用、溫度控制、貯運管理、進貨查驗等關鍵環節的提示與指導。三是嚴抓風險防控關。構建“企業自查+部門檢查+專家診查”三級風險防控體系,嚴格核查肉制品合格證明文件,組織開展肉制品專項抽檢191批次,全鏈條筑牢質量安全防線。四是嚴把問題整改關。建立“檢查-反饋-整改-驗收-回頭看”閉環監管機制,對不合格產品,責令限期整改,必要時請專家現場幫扶指導,待整改驗收合格后再恢復生產經營活動。截至目前,共檢查企業1109家次,發現問題線索157條,全部推動完成整改,查辦相關案件122起。 堅持高標準問效,增強執法震懾力 一是動真格,推進問題整改。建立“問題清單+整改臺賬+銷號管理”全鏈條工作機制,開展協同監管“回頭看”,確保問題整改到位。二是出重拳,嚴格執法懲戒。堅持“零容忍”高壓態勢,對生產經營單位主觀故意或惡意違法行為依法從嚴處罰,并移送公安機關;實行“一案雙查”,既追究企業主體責任,也倒查監管責任。三是聚合力,構建社會共治體系。打造“專業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三維監督體系,暢通“12315”平臺功能,完善“你點我督”“你點我檢”執法機制,設立專項舉報獎勵,激發行業“吹哨人”監督積極性。四是依法規,健全長效機制。建立“日常檢查+專項治理+信用監管”一體化監管模式,將違法信息納入公共信用信息平臺,推動行業從“被動整改”向“主動規范”轉變。 高效能聯動,構建共治格局 一是強化黨政聯動,統籌協調推進。由分管副市長或牽頭部門定期組織召開聯席會議,市場監管、農業農村、公安等相關部門共同參與,通過研判形勢、制定對策、破解難題等方式,實現專項整治與常態監管同部署、同落實。二是推動部門聯動,破解監管難題。針對飼養、屠宰、貯存、銷售等多環節交織的復雜問題,建立健全跨部門協作機制,實現線索互通、協同辦案,形成監管合力。三是促進社會聯動,引導共同治理。定期邀請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食品安全專家參與監督,推行“企業自查+行業自律”管理模式,嚴格落實企業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和公開承諾。 下一步,福清市市場監管局將把“四高”模式、“三單”工作法固化為長效機制,持續推進肉制品全鏈條監管,切實守護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
相關閱讀:
- [09-08] 福清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市教育局、公安局等多部門開展校園食品安全聯合督導
- [09-05] 干貨滿滿!長樂市監開課,為校園食品安全保駕護航
- [09-05] 長樂區市場監管局持續開展下沙度假區價格專項檢查
- [09-05] 福清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2025年秋季校園食品安全專項檢查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