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也能當收藏?融籍林貞銓訴說奇石收藏緣
www.bjjht.com 2015-01-21 09:27:02? ?來源:福清僑鄉報 我來說兩句
![]() 最近,一件綠藏玉材質的奇石作品《青蛙》,在漳州市舉行的“福建省奇石盆景”展覽中脫穎而出榮獲銀獎。它的作者,就是福清籍人士林貞銓。 林貞銓今年68歲,系我市海口鎮岑兜村人。由于退休前在三明地質隊工作,走南闖北的他養成了收藏奇石的愛好。豈料,這一愛好不經意間居然“發揚光大”.如今的他,不僅擁有根雕、奇石400件,還是福建省觀賞石協會首屆會員,其作品還屢屢獲獎。最值得林貞銓引以為豪的是,2013年度在仙游縣舉辦的福建省觀賞石協會會員作品展中,他的《秦俑》作品奪得桂冠榮獲金獎。 林貞銓說,早年在三明地質隊工作時,看到好石頭要撿起來收藏。后來,看到好石頭就買來收藏。內退到廣西后,大開了眼界,到處都是好石頭啊!因此,他在那里經營旅社、辦酒家,便于與朋友一起“玩”石頭。起先,林貞銓的愛人也是反對他收藏奇石的,1998年國內奇石收藏有了市場后,林太太趁老林不在家,就做主將一卡車收藏石賣了一萬元,樂得林太太喜笑顏開。林貞銓知道后痛心不已,那是多么虧本的賤賣啊。“要是收藏保存到現在,那是幾百萬元的寶貝啊!”林貞銓猶在惋惜。 林太太不內行的糗事發生后,也算是花錢買教訓。后來,她也不再反對林貞銓收藏奇石了,也到河里、溪中撿“寶貝”了。2001年,林貞銓已經可以到上海“玩石頭”了。“那是要靠眼力靠實力的!”林貞銓告訴記者,起先從幾塊石頭的差價買賣經營,后來發展到用卡車運輸成交,玩的是“量”. “現在嘛,玩精了,主要收藏有價值的貨,要玩出石頭文化。”林貞銓嘴角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告訴記者。話鋒一轉,林貞銓又感慨地說,福清人對石頭文化不夠重視,主要是觀念比較落伍,出現有錢人寧愿花錢買房子囤積炒樓現象;有錢了,寧愿花錢去卡拉OK消費。蘇浙一帶就不同,辦公桌上要擺奇石,親朋好友送禮要選擇奇石,家庭要放置奇石。省內的三明市,目前已經發展成為全省參與“玩石頭”人數最多的一個市。他說,別看是石頭,里面大有文化內涵呢。看看桌上的石頭,能浮想聯翩,可以提神;老人家摸摸石頭,光滑涼爽,有益身心健康。“石頭文化與茶文化一樣,要慢慢品味。”林貞銓說:“有了好石頭,你在品味石頭象形、結構、質地時,你在給他命名時,其中就流淌著一種文化氣息。” 難怪,記者參觀林貞銓的展廳時,發現自己的眼睛不夠用。你瞧,那組象形的人像有:《布袋和尚》、《孔子》、《達摩》;能讀出畫面的有:《晨練》、《恐龍》、《青蛙》、《希望》;能說出奇石質地的有:綠藏玉《青蛙》、廣西紅河石《雙象》、烏江石《醉蝦》、骨架石《酒壇》、結核石《鴕鳥》、大化石《千層糕》、化石《魚》、九龍壁石《秦俑》、廣西來賓石《猿人》、碧玉《情人》、安徽白玉《京劇演員》……“真是琳瑯滿目啊!”記者感嘆林貞銓可圈可點的豐富藏品,同時也對林貞銓的石頭文化理念表示贊賞!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2015-01-21 ]福清監獄第二屆半程馬拉松賽在石竹山舉行
- [ 2015-01-21 ]福清整治出租車運營亂象 不給打表停業兩個月
- [ 2015-01-21 ]捐贈舊衣物約10噸 福清志愿者萬里送溫暖
- [ 2015-01-21 ]志愿者意外在福清江鏡發現400多只反嘴鷸
- [ 2015-01-21 ]新引種中綠絲瓜進入收獲期 預計畝產近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