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融大地家家戶戶都與海外有著絲絲縷縷的聯系,吳嚇弟卻不依托家族中的海外關系 ,靠自己的雙腳闖出一條致富路。經過20余載的苦心經營,如今,他的裝飾集團已橫跨大江南北。他還熱衷于社會公益和慈善事業,出任湖北省福建商會副會長、武漢市福州商會副理事長、武漢市福清商會監事長、澳大利亞福清同鄉聯誼會(悉尼)榮譽會長。
漂泊在外打拼20余載的玉融子弟——吳嚇弟,福清港頭是生養他的地方,每提及家鄉,他心中總會泛起漣漪,情到濃時,有時他會出神,有時他會流淚。對這個哺育他成長的土地,吳嚇弟心中有著“剪不斷”的鄉情!
腳踏實地敢追夢
“木制品的生產和加工”是吳嚇弟的家族產業,從小他就耳濡目染,早早就接觸到裝飾行業。“一棵棵粗大的圓木在父輩的手中變成了各種棱角分明的木制品,一根根方木又經過他們的巧手打造成萬千家具,千姿百態,美輪美奐!”吳嚇弟說,從小,對木制家具“美”的藝術感受就在他心中悄然發芽,讓他萌生了對裝飾業的憧憬,他夢想著將來要通過自己的雙手締造裝飾王國。
作為家中的長子,吳嚇弟早早就承擔起家庭的重任,他知道做夢是每一個年輕人的天性,可他也深知自己的責任。為了追夢,多學點手藝,他利用課余閑暇時、趁家務稍不繁忙時,擠出時間跟著父輩們學習木飾品的生產加工,踏實肯干,將父輩們的手藝逐一學到手。
上個世紀90年代,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逐漸開放,各種新型材料興起,光電技術在裝飾行業中得到進一步應用,城市變得流光溢彩,裝飾行業迎來了它的黃金發展期。1992年吳嚇弟應聘進入福清一家裝潢廣告公司,上崗不久,他就感受到自己身上欠缺了太多的專業知識。他回憶說:“當時,要想快速成長起來,不得不補缺補漏。”在隨后的2年中,看書、畫圖紙、學習項目管理……“統領”了他生活的大部分時間,吳嚇弟很快成長為行家里手。
機會永遠只屬于有準備的人。不久,福清市裝飾公司迎來體制改革,對工程部實行承包管理,吳嚇弟果斷承包了一個工程處。他說,當時那個工程處主要從事娛樂城裝修和廣告牌裝飾等項目,恰是他的興趣所在,更是一個大展拳腳的舞臺,讓他多年辛勤的努力有了用武之地。趕上公司改革的契機,加上他所傾注的汗水,讓他收獲了創業的第一桶金。
扎根武漢展大業
賺到第一桶金之后,吳嚇弟帶著他的團隊來到了湖北省武漢市。雖在陌生的地域,但吳嚇弟看到了武漢娛樂業發展的巨大商機,狂喜之余竟然忽略了商機背后潛藏的風險。
1995年,初到武漢不久,他就如愿接到了兩個娛樂城的裝修項目,當時這兩個項目的保證金交了,工程也開始墊資施工,一切似乎都進入軌道順利運行。可始料未及的是,由于甲方失信,承諾的資金遲遲不到位,長此下來,在大家心中的大項目一下子成了“雞肋”,項目運作不了,投資付之東流。吳嚇弟陷入了進退維谷、舉步維艱的境地。
吳嚇弟坦言說,當時擺在他面前就只有3條路:一是改行上北京做海鮮;二是回家鄉從頭再來;三是留在武漢,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來。
“危機來得猝不及防,好幾天都吃不下飯,人生道路通過向何方,就在一念之間。”吳嚇弟說經過深思熟慮之后他選了第三條路,一方面他始終認為“誠信”對一個商人而言比一切都重要,另一方面他堅信自己的判斷——“武漢有發展潛力,機會遠大于當時的福清,武漢是一個潛藏巨大商機的大市場!”
“當時真是頂著巨大的壓力,我不停地對自己說,要沉住氣,咬牙堅持住了就一定有機會翻身!”盡管吳嚇弟的肩上背負著累累債務,可他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與追求,堅守在武漢的裝飾裝修行業之中。
機會終于來了。碰壁之后,一個福清老鄉在湖北十堰接了一個工程項目,邀請他共同合作。歷經3年,他們精誠合作,完成了十堰市人民醫院、十堰市醫保大樓、武當山建設局、丹江口賓館、丹江口檢察院、鄖西縣人民醫院等工程項目。事業的再次起步,讓吳嚇弟逐漸還清了債務。
時間轉瞬,2006年,房地產發展大潮洶涌而至,福建地產投資大軍團進軍武漢,吳嚇弟再次抓住了時機,作為房地產的連帶產業,裝飾行業發展前景豁然開朗,給了他更大的施展空間。
憑借湖北省福建商會為閩商構建的服務平臺與聯系樞紐,吳嚇弟帶領他的團隊長期與融僑地產、利嘉地產、盛唐地產、漢旺地產、萬豪地產、龍陽地產、閩東地產、中杰投資、中冶南方、福星惠譽等多家品牌房地產公司合作,主要從事商業街、購物中心、酒店、學校、醫院、銀行、高檔會所的裝修設計和施工。
2009年,吳嚇弟在武漢市收購并成立了湖北省賀思特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之后,又相繼成立了武漢市永欣鑫裝飾材料有限公司、武漢永欣馨勞務服務有限公司,使之與賀思特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相配套。
2013年12月,賀思特裝飾周年慶典在武漢市舉行,在這次慶典大會上,吳嚇弟規劃了自己的“裝飾王國”未來十年的發展藍圖:“創響品牌,建設集成化的賀思特裝飾,將賀思特裝飾傳播于華夏大地,使之成為一個員工有幸福感、歸屬感和社會責任感的企業。”
目前,吳嚇弟和他的團隊正逐步穩健地去完成既定的目標。為奠定和實現集成化的賀思特裝飾,吳嚇弟正在打造“賀思特產業園”,其產業將涵蓋木制品的研發和制造以及玻璃制品、金屬構件、幕墻加工等產業的生產與制造。2014年,賀思特裝飾湖南分公司成立;2015年,賀思特裝飾將分別在福建和安徽成立分公司;規劃在2017年前,賀思特裝飾將以湖北武漢為中心輻射至周邊數十個省市并成立廣東分公司、江西分公司、浙江分公司、四川分公司、重慶分公司、貴州分公司、云南分公司,2018年計劃引入私募基金成立上海分公司、北京分公司、吉林分公司、遼寧分公司、新疆分公司等,將為2020年賀思特裝飾的整體上市奠定基礎。
知人善用促雙贏
吳嚇弟說:“人才是公司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棟梁,是公司所有資源中最寶貴的財富。” 在賀思特裝飾發展的過程中,他始終把人才的培養當作是企業的頭等大事來做,大膽招賢納士、起用人才。
2007年,利嘉集團光谷世界城步行街2600平方米的售樓中心裝修,施工期十分短暫,僅有5周,設計要求精細、施工難度大,并且土建還沒有最終完成。“當時許多裝飾公司認為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都不敢攬下,最終是業主找到了我。”吳嚇弟說,他召集公司的項目團隊對該項目做了綜合的仔細評估,結合該項目對人力、財力和物力的需求,最終在各方調度和整個團隊的共同努力下,只用了28天的時間就完成了一個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當把一個裝修精致的售樓部展現在業主面前時,業主都驚呆了,并在驗收后,對工程質量做出了極高的評價。
能夠在短時間內調兵遣將,將每個施工環節環環相扣,驚人的效率背后是一支優秀的團隊的支持。在公司的人才培養方面,吳嚇弟依托行業技術專家,鞏固和提升中堅力量,大膽起用新人,使賀思特裝飾的團隊形成老、中、青三結合的模式,堅持以“傳、幫、帶”的人才培養機制,讓年輕員工在中、老員工的指導下,快速成長起來;同時注意引進外部人才,與公司中、老員工形成能力的互補,使人力資源價值最大化,營造一種和諧奮進的團隊氛圍,實現人才的有序、合理、平穩更替。
“我們堅持老員工給待遇,中年員工給平臺,新員工給機會的用人機制,逐步實現員工持股,共建賀思特裝飾大家庭,實現員工與公司的雙贏。”吳嚇弟說。
特色裝飾搶先機
“藝術裝飾品造型風格應該是靈活多樣,給人一種藝術的感受和美的享受。盡管風格迥異多樣,而我更追求的是人和自然的和諧美。”吳嚇弟說,現代的裝飾裝修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簡單地給冰冷的建筑披上一層彩衣,而是演化成為一種美化公共空間的藝術。我們不僅要讓建筑空間得以美化,物質的功能得以實現,更要讓客戶享受裝飾裝修的“美”,在美的環境下舒緩工作壓力,放松心情。
以其裝修成品精美、品質優良、款式新穎, 賀思特裝飾得到了不少客戶的青睞,創下了不俗的業績。2009年公司剛開不久就承接了融入歐洲風情的武漢光谷世界城西班牙風情街的裝飾裝修工程,廣受好評。在隨后的幾年間,還不斷承接廣場購物中心的裝修改造工程。武昌區的福星惠譽群星城大型商業購物中心2014年開業,其中群星城的裝修層層演繹不同的情態主題,渲染出充滿現代氣息的自然活力,不少消費者說在這里給他們帶來新奇的購物體驗。
精美的工程不僅為客戶帶來了巨大的商業契機,也帶來了客戶眾多的贊許,但吳嚇弟卻很平靜地說:“業主的微笑永遠是我們最好的犒賞,但我們還在路上……”為獲得客戶更多的微笑,給客戶送去更多的精品工程,他要求升團隊不但要提升現代裝飾裝修的管理水平,還要不斷學習更新業務知識,以搶得商業先機。
不遺余力做公益
“早期創業是為了賺錢謀生,但在創業的過程中自己也慢慢形成了一種價值觀。金錢,是用于發展企業和壯大企業的一個重要工具,當生活上的需求得到一定滿足之后,如何實現人生價值才更重要。”吳嚇弟說,他并不摒棄商人的重財,但更推崇“委身于經濟之道,留意于孔孟之間”的仁商仁術,重合法生財、合作聚財、天下共財。
商會作為聯系政企、回饋桑梓的平臺,吳嚇弟先后加入了武漢市福清商會、武漢市福州商會和湖北省福建商會,積極投入商會各項工作,幫助會員企業維護合法權益,開展商務考察、招商引資、牽線搭橋活動,引導廣大會員投身公益事業,回報社會,回饋家鄉。
2005年印尼海嘯發生后,吳嚇弟積極組織員工捐款;2008年,汶川大地震發生后,吳嚇弟第一時間活躍在商會中,組織會員捐錢捐物;2010年,青海玉樹大地震后,吳嚇弟再次慷慨解囊,發動會員及公司員工捐款。
吳嚇弟還先后參與了“資助貧困大學生”和“紅安行——捐助貧困學生”的愛心活動。2014年吳嚇弟協同商會成員把年會辦成了慈善大會,把大會籌集的40萬元善款捐給重病患兒。在福清,吳嚇弟也積極投身家鄉的公益事業,先后參與了村養老院、村委辦公大樓慈善捐贈活動。
在商會組織的各種公益活動中,常常能見到吳嚇弟奔走的身影。他說:“企業的發展需要社會的和諧,社會和諧是國家安全的保障,只有企業回饋社會奉獻友愛,才能保持社會的和諧,這就是我一直不遺余力做社會公益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