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風俗習慣 福清特色的清明節
www.bjjht.com 2015-04-02 08:32:36? ?來源:福清僑鄉報 我來說兩句
文明祭祀 值得提倡 傳統文化需要傳承,更要發展,適應時代發展,才能擁有強大的生命力。 近年來,清明節上墳燒紙,不慎引發山火的事件頻頻發生。為預防山林火災,每年清明時節,林業部門和部分鎮村都要加派人力,上山巡邏。此外,過量燃燒祭祀品、燃放煙火炮竹,也給空氣造成了污染,讓原本“氣清景明”的節日“漸行漸遠”。甚至有些人燒的東西也是五花八門,諸如“別墅”、“豪車”、“手機”、“電腦”等,實在讓人啼笑皆非。除了燒祭品,亂扔垃圾、亂停車,也是清明祭掃期間常見的現象。 “去狀元埔陵園,只有一條雙車道的山路,清明節祭掃的人很多,車子也多,只要有一輛車不守規則,強行超車或亂停在路邊,就會造成雙向擁堵。”市民林女士回憶起去年前往陵園掃墓的情景就一個感受:堵! 林女士說,清明祭掃期間是向后代弘揚孝道文化的好契機,大人的行為,是孩子效仿的榜樣,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里,大人們不文明的舉止給孩子留下了深刻印象,實在不可取。 新式祭祀 風氣漸濃 近年來,花祭、網祭等祭掃方式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對此,不少市民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只要思想傳承不斷,祭奠方式可以嘗試改變。” “鮮花同樣能表達自己對已故親人的思念。”80后陳先生說,小時候,他和爺爺奶奶、叔叔伯伯們一起去掃墓,每次都會帶上供品、鞭炮以及冥幣。祭祀結束后,都會燃燒冥幣。現在,他們意識到燃放鞭炮和焚燒冥幣不環保,這幾年清明節,他和家人只帶菊花前往掃墓。 “我在網上申請注冊了一個靈堂,把奶奶的名字打上去,就可以祭拜緬懷了。通過網絡祭拜,不但可以追思先人,還能達到低碳環保的效果。”在城區開設培訓機構的林女士是福建龍巖人。她說,這樣做,絕不是偷懶,而是因為太忙,無法趕回老家祭拜,她身邊有許多年輕人都采取這樣的方式紀念祖先。 “我們要以更加多元的文明形式懷念往昔、展望未來。清明到了,天氣很好,掃完墓準備帶家人到郊外走走,可能會去靈石山公園或南嶺大姆山草場。”家住龍山街道的鄭先生說,在古代,清明節有蕩秋千、放風箏等習俗,現在選擇清明假期外出踏青,主要是想放松心情,同時也讓小孩了解一下這個傳統節日的意義。清明時節,掃墓、踏青、植樹、賞花……許多人都開始用不同的方式過清明節。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2015-04-02 ]請小心!春游踏青謹防蜱蟲咬傷
- [ 2015-04-02 ]福州市第四批“非遺”名錄公布福清5項目入選
- [ 2015-04-02 ]注意:清明期間天氣晴好 森林火險等級偏高
- [ 2015-04-02 ]全國民營融資租賃資產證券化首單“花落”融信
- [ 2015-04-02 ]福清市3月份出租車違章處罰情況明細通報
- [ 2015-04-01 ]從歐陽中石評價看薛文棟書法藝術
- [ 2015-04-01 ]漲漲知識!說說清明節的文化內涵
- [ 2015-04-01 ]福清一小學教師路拾6000元 報警找失主
- [ 2015-04-01 ]福清邊檢站:凝聚力量融入地方求發展
- [ 2015-04-01 ]福清龍江街道:多措并舉繃緊清明防火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