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12月11日,一架塞斯納208B水上飛機在福清市中航福建多功能航空產業園水上機場成功降落,順利完成首飛。這是繼1919年中國第一架水上飛機在福州誕生后,福州再次迎來水上飛機,也是福清市首次迎來水上飛機。首飛的成功,標志著中航工業幸福航空控股旗下的福建通航在福建省水上機場布局建設進入新階段。未來,乘坐水上飛機出行、旅游觀光或將成為福建人新的出行方式。
據了解,此次參與首飛的水上飛機為塞斯納208B水陸兩棲型,主要用于低空通勤與旅游、水上巡邏、應急救援、消防和體育運動等,最高時速可達340公里,能承載9名乘客,是目前世界上使用廣泛的水上飛機,具有高性能、低油耗、低噪音等特點。
福清通用航空機場是中航福建多功能航空產業園最重要的基礎配套設施,規劃分期建設1800米陸上跑道,以及1200米水上起降區。該項目已經通過選址審批,是全國首個水陸雙跑道通用機場。
福建通航航空產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湃表示,水上飛機首飛的順利完成,將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通用航空產業發展,對福建省裝備制造產業結構升級及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有著重要的意義。下一步,福建通航將加快開展福建省水上機場建設及運營,構建福建省通用機場網絡。
隨著低空空域的逐步開放,如何滿足人們新的消費需求,形成產需的良性互動,成為通航產業日益關注的焦點。此次水上飛機的首飛,將為福建自貿區福州片區打造通航產業基地及高端制造業基地帶來新的契機。中航福建多功能航空產業園現已引進野馬610、600兩款固定翼機型生產線,是福建首個通用飛機整機制造項目,預計將于2016年實現首架飛機下線,屆時市民將有機會乘坐福建制造的飛機。
據介紹,水上飛機以運營方式多樣化深受國內外民眾的喜愛,較之于傳統的飛機,水上飛機擁有經濟性強、資源占用率低、飛行安全系數高等優勢。目前,美國已有516個水上機場,而中國的水上機場運營才剛剛起步,遠不能滿足國內通航發展的需求。福建通航相關人士表示,福建省海岸線綿長、島嶼眾多,水域資源豐富,而土地資源稀缺,福建通航的水上機場網絡構建,將在豐富民眾出行方式的同時,發揮凈空影響小、不占用土地資源的優勢,讓低空出行成為生活新“角度”。
未來,福建通航將以中航福建多功能航空產業園為產業基地,在福建全省范圍內布局約40個水上機場,并將實現對臺直航。借助水上飛機通航便利、靈活的特點,水上機場的運營將為百姓提供便利、靈活的空中游覽、島際通勤等服務,并且作為通航全產業鏈投資的新引擎,將助力福建“一帶一路”及“十三五”規劃的實施,帶動產城融合,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
據悉,中航工業幸福航空控股有限公司(“幸福航空控股”)系特大型央企、全球500強企業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的19個板塊公司之一,是中航工業集團內惟一以航空運營及航空產業投資為主業的運營平臺,也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水上飛機運營商,業務范圍涉及通用航空、貨運航空、航空金融等多個領域。中航工業福建通航航空產業有限公司隸屬于幸福航空控股有限公司,是幸福航空控股為發展福建通用航空產業,布局“一帶一路”核心區通用航空而設立的戰略性區域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