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行“一口受理”、并聯審批和網上審批,全面實施“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等登記制度,賦予各工業園區指揮部首批57項福清市一級經濟管理和行政審批權限,健全完善中小微企業助保貸制度,深入實施大開放戰略……2015年,我市全面深化改革,實施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著力釋放改革紅利,迸發開放活力,努力爭創發展新優勢,為推動福清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增添了活力動力。
明確改革“時間表”和“路線圖”
去年,我市謀劃深化改革思路,研究出臺了《福清市全面深化改革項目督促檢查工作機制》《2015年度福清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市級機關單位督查考核辦法》等制度,為推動改革工作落實提供有力保障。同時,制定下發了《福清市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專項工作小組重點改革任務實施規劃(2014-2020年)》,圍繞經濟發展、民主法治、文化事業、社會治理、城鄉建設、黨的建設等9個領域,確定了208項改革措施,進一步細化明確了改革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重點領域改革見實效
我市全面深化改革,瞄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積極探索,先行先試,努力推動改革工作落地見效。在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方面,大力推行“一口受理”、并聯審批和網上審批,全面實施“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等登記制度,有效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截至去年11月,全市新增注冊登記私營企業1703家、個體工商戶4391家,分別增長34%和26%。探索建立了中介超市,目前全市報備登記中介機構228家,入駐有福州勘測院等機構11家。同時,在工業園區和重點開發區域,成立了由市主要領導掛帥的指揮部,并賦予各工業園區指揮部首批57項福清市一級經濟管理和行政審批權限,基本做到了“審批不出園區”。
在經濟發展體制改革方面,健全完善中小微企業助保貸制度,全面落實應急保障金機制,截至去年11月,通過國開行和農發行為京東方項目爭取了17億元資本金,累計使用企業應急保障金達5。8億元;探索建立了港城建設開發有限公司,進一步拓寬投融資渠道;積極推動全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工作,截至去年11月,已完成20個鎮街313個行政村地圖制作,年底前發證率達85%以上。
在社會治理體制改革方面,建立了社會管理綜合治理捆綁問責、平安和諧鎮街等制度,實行信訪“四訪一包”常態化機制和重點整治項目化管理,營造了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同時,加快推進數字服務中心和市民服務中心建設,著力打造“數字福清”“智慧福清”。
在黨建工作領域改革方面,研究出臺《福清市整肅“為官不為”實行“下課問責”的暫行辦法》等文件,探索建立“科技反腐”和“科技+監督”模式,自主研發“福清市紀檢監察信訪件管理系統”,實現了信訪案件辦理“零暫存”。探索建立了鎮街黨政領導班子成員日常表現業績采集機制,推動干部考核更加科學、更加規范。
大開放戰略深入實施
我市充分發揮福州新區、自貿試驗區、海絲核心區等疊加優勢,深入實施大開放戰略,努力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轉型,擴大對外開放水平。依托江陰汽車整車進口口岸,積極引進中電、天津國和商貿等企業,加快江陰港銀河國際汽車園等項目建設,進一步凸顯進口口岸特色。去年,江陰口岸汽車整車進口到港3887輛,同比增長69。3%,在全國新批汽車整車進口口岸中處于領先位置;深化融臺經貿交流合作,依托融僑光電科技園、洪寬工業村、臺灣農民創業園等對臺產業平臺,推進與臺灣機械電子、現代農業等優勢產業的對接協作;認真辦好融臺儒學文化大講壇等活動,進一步密切融臺人文交流;扎實抓好與永泰、連城、壽寧、井岡山等地對口協作,截至目前已先后投入8500萬元,開展對口協作項目達92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