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有人收藏200多個大小不一的石臼
www.bjjht.com 2016-02-01 08:29:03? ?來源:福清僑鄉報 我來說兩句
石臼,是用石鑿成的舂米谷等物的器具。據考證,大約在三千年前,中國人開始食用稻谷。從那時候起,就開始了石質、木質舂米,直到上世紀中葉發明碾米機,石臼才逐漸退出“歷史舞臺”。舂米是一項民俗,指的是把打下的谷子去殼的過程,舂出來的殼就是米糠,剩下的米粒就是我們吃的白米。小的石臼可用于砸、搗、研、磨藥材??偠灾?,石臼是人類以各種石材制造的,用以砸、搗,研、磨藥材、食品等的生產工具。在電氣化生產以前,人類的谷物糧食主要是以這種生產工具加工成食品。應該說,石臼是古代人類生活的必需品。也因之,石臼和水井成為考古工作者甄別某地方,是否系古代人類定居點的標志。 據上了年紀的父輩們介紹,上世紀50年代,石臼仍然是村民們日常勞作的一個“重要科目”。要享用大米飯,事先得舂米;逢年過節要做粿吃紅糰,其皮和餡也得通過石臼舂出來。后來,隨著人類進入電氣化時代以后,石臼逐漸被淘汰。其后,除一些沒有電氣化設備的邊遠地區石臼仍舊被使用外,民間搗研藥材和滋補品也時常將石臼“請”出來使用。原來,石臼的文化符號可以經久不衰!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2016-01-29 ]網友反映福清鄉村教師補貼未發放 回應:召開專題會研究
- [ 2016-01-29 ]福清網友投訴醫院開藥繁瑣 院方:按規定執行
- [ 2016-01-29 ]遠英少年極限挑戰賽動員會在福清金輝華府舉行
- [ 2016-01-29 ]立春習俗與飲食文化
- [ 2016-01-29 ]福清城頭鎮成立慰問組 開展“迎新春送溫暖”
- [ 2016-01-29 ]福清市女企業家聯合會看望新厝鎮5名孤兒
- [ 2016-01-29 ]福清龍江街道節前送溫暖 發放慰問金13萬余元
相關評論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