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把頭”二三事
www.bjjht.com 2016-06-06 08:49:47? ?來源:福清僑鄉報 我來說兩句
5月20日,是音西供電所配電班成立一周年,談起一年來的工作情況,大家對被班組人員親切地稱為“林把頭”的班長林榕文贊不絕口?!耙荒甑蛪簱屝蘖咳凶疃?,做到了零差錯、零事故,沒有‘林把頭’,我們可玩不轉。” 配電班值班長周龍珠一句話道出了大家的心聲。 言傳身教 林榕文論外表,他再普通不過了;論口才,他不善言辭;論工作,他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凡是和他打過交道的人,只要談起他就一個字--“服”。 1999年,他加入到農電隊。當時,只有初小文憑的他,愣是利用工余時間學習,獲得了雙本科學歷。十多年來,他先后從事過營銷抄表、生產運維,還參加過農改、電氣化和農網升級改造等,積累了豐富經驗,成了配電檢修戰線上的一名行家里手。 去年5月20日,音西供電所配電班成立,負責城區和郊區4萬余戶低壓用戶運維搶修任務,片區廣,用戶多,任務重,但班組的三分之二以上成員都是從抄表、營銷人員轉崗過來,對配網工作知之甚少,更不要談配網生產運維工作。面對這樣一個班組組成人員,林榕文連一句抱怨的話都沒有,就當上了這個新班組的“把頭”。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林榕文為讓這些“資歷”尚淺的配電運維新兵盡快進入狀態,總是帶著學、帶著干。頭三個月里,每次搶修他都先去,每次作業他都先上,每次加班他都先來。每次出發前,他都一個個檢查作業人員的著裝、工器具和安全防護用品;到了現場,還要進行第二次督促執行;作業的時候還得時刻提醒,讓作業人員清楚認識到自身職責和危險點;作業完成后,還要進行點評。用林榕文的話說,良好的習慣就是要從一開始養成的,要讓大家敬畏安規,養成標準化作業習慣。 榜樣力量 作為一線班組的帶頭人,林榕文總是身先士卒。凡是需要組員的做到的事,林榕文自己都要先做到;凡是要求大家要記住的東西,他總是自己先記住。平時無論是巡線,還是搶修,林榕文總是走在最前面,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群配電工作的門外漢,在林榕文的帶領下很快就進入了角色。 他們從二級庫管理到搶修臺賬制作整理,從用材系統應用到現場低電壓改造,從保供電方案制定到臺區消缺計劃執行,林榕文總是一絲不茍,從頭開始,細心引導,認真教授。特別是對班組人員比較薄弱和生疏的小區站房配電柜開關故障等問題,他總是不厭其煩地組織大家一起深入細致地研判故障的成因,并認真研究解決方案。去年迎峰度夏前,他組織配電人員深入村居,實地查訪低壓線路薄弱區域,制定接戶線改造項目,按照計劃實施推進低壓線路改造,累計改造8個村、3.2千米低壓線,消除低電壓臺區10個。2015年,全組共出動搶修2千余次,開展技改、消缺百余次,消除超重載臺區5個。 淬火成鋼 一次次馬不停蹄的奔波,一次次風雨無阻的耕耘。作為成立不到百天的新班組,迎來了兩次臺風來襲和青運會保供電大考。 2015年8月8日、9月28日,福清連續遭受“蘇迪羅”和“杜鵑”臺風襲擊。短短幾小時,音西供電所就接到上百條搶修信息。在臺風登陸后的48個小時里,該所十幾名搶修人員、2輛搶修車全面投入到災后搶修工作中。作為班長的林榕文三天四夜連軸轉,那幾天,他一天休息5個小時,衣服換了5套,鞋子濕了6雙,腳上都磨出血泡。就這樣,一條又一條的線路、一戶又一戶故障戶,在他和班組人員堅持下先后恢復送電。 2015年10月,全國首屆青年運動會在福州舉辦,這是我省承辦的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體育盛會,場館、住宿,對于可靠用電要求極高。青運會足球賽事在福清舉行,音西所負責龍江體育公園賽場保供電任務。從場館用電到測試賽,音西所全程護航。從接到任務起,林榕文就帶領保供電人員對場館內外所有的配電房和電力線路進行了多次檢查,及時處理了23個隱患和缺陷。他除了組織供電所生產人員熟悉現場情況和了解《保電預案》外,還給保供電人員每人印一張青運會電力保障工作手冊,明確崗位職責、時間節點和操作內容。配電班在林榕文這位既是師傅,又是兄長的“頭兒”的帶領下,在保供電大考中,給福清人民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2016-05-30 ]林建民:年輕的心馳騁海疆
- [ 2016-05-25 ]福清哥義賣書畫籌建公益基金會
- [ 2016-05-12 ]王大田:制售方糕 身殘志堅
- [ 2016-05-09 ]福清市一位九旬老叟—劉維鵠:永遠的舞者
- [ 2016-05-09 ]陳經強:愛心獻給農村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