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記者在江陰港城經濟區福建三峽海上風電國際產業園內看到,這里作業塔吊林立,施工車輛來回穿梭,廠房內各種設備安裝有序,建設場景熱火朝天。
該產業園負責人金海軍告訴記者,目前,產業園內的配套廠、辦公生活區以及風機結構件廠的建設正在快速推進,金風科技廠房則已建成交付并進入設備安裝階段。據悉,金風科技廠計劃年底實現第一批風機下線,依托‘一帶一路,首批下線的風機產品將從江陰港出發,銷往阿根廷。
據了解,福建三峽海上風電國際產業園總投資40億元,建設風機主機廠3家、葉片制造廠1家、結構件廠1家、發電機廠1家,同時建設國家級大容量海上風電研發、檢測、認證三大中心。目前,金風科技、東方風電、江蘇中車電機、LM葉片、中水電四局等5家企業已入駐產業園,涉及海上風電整機、電機、葉片、結構件等風電機組設備全產業鏈,園區計劃后年全部投產,年產值可達150億至180億元。
日前,福州市政府印發《建設江陰國際深水大港行動方案》,提出要發揮“五區疊加”優勢,做強江陰港區臨港產業,圍繞“對接國家戰略建設海上福州”戰略任務,將江陰港區打造成為國際深水大港。該方案明確提出:集中實施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和產業建設項目,做大江陰港口集裝箱運輸吞吐量,做強江陰港區臨港產業,營造一流的港口發展環境,形成引領福清市港口經濟發展的突破口和支撐點。江陰港區經濟區管委會主任高雙成告訴記者,目前,江陰港城經濟區正在加緊打造百億級三峽海上風電裝備制造基地,超千億化工產業集群,臨港產業發展集群,以全新的面貌邁向國際深水大港。
據悉,江陰港區內外貿集裝箱航線已多達40多條,其中包括西非、東南亞、印巴、越泰等“一帶一路”航線9條,占比在國內名列前茅。依托“一帶一路”倡議,今年港區集裝箱運輸板塊成績喜人,前三季度,江陰港集裝箱吞吐量累計完成137.7萬標箱,比增21%,列全國沿海集裝箱專業化港區前列。海鐵聯運方面發箱量累計完成3.1萬標箱,比增達106%。2017年江陰港集裝箱吞吐量達到155萬標箱,呈現了集裝箱吞吐量連續5年年均增速實現兩位數的增長態勢。
江陰港還依托海鐵公路聯運優勢,積極開拓水鐵中轉業務,拓展內陸腹地,培育貨源。在航線開通和業務板塊上,大力拓展江陰港區遠洋干線、加密海運支線網絡,強力推動集裝箱、進口整車、散雜貨、海鐵聯運、臨港特色物流園區五大業務版塊間的相互促進和融合,構建“港-航-陸”綜合服務體系。
當前,江陰港城經濟區正在健全集疏運體系建設,力爭到2020年,新增外貿干支線15-20條,新增內貿航線10-15條,集裝箱吞吐量突破300萬標箱。因此,補齊港口基礎設施短板也是當前江陰港城經濟區的重要工作,包括加快推進江陰港區6-9號等4個集裝箱泊位建設。
記者了解到,陰港城經濟區現已建成5個5萬噸級可兼靠10萬噸級集裝箱碼頭、1個10萬噸級煤碼頭,以及全省唯一連片的3個5萬噸級液體化工碼頭,7個3000噸級液體化工泊位。未來還將推進18-19號等2個滾裝泊位、13號ABC等3個大型化工泊位及通用泊位建設。工程建成后,將形成集裝箱泊位連片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填補汽車滾裝泊位空白。
趁著建設國際深水大港的東風,江陰港區一批的大項目、好項目正快速推進。東部產業區,銀河國際汽車園、新福興新能源汽車玻璃產業園、友誼新材料科技工業園項目也在加緊建設。在西部產業區,以耀隆化工為龍頭的煤化工、以東南電化為龍頭的鹽化工、以中景石化為龍頭的石油化工產業鏈集群已初步形成。
與此同時,江陰港城經濟區結合江陰鎮省級“小城市”建設試點工作,加快推進教育、醫療、商業、文化、娛樂等生活配套設施建設,推動實現產業發展與小城市建設深度融合、同步推進。
“臨港產業將為建設國際深水大港提供強大產業支撐。”高雙成告訴記著,未來,江陰港區將重點打造江陰千億化工新材料專區,建設百億級海上風電裝備制造基地,形成一個集化工新材料、先進制造業、電力能源、現代服務業等項目于一體的產業區。為推進江陰國際深水大港建設,管委會連續出臺了《江陰港城經濟區促投產項目配套設施建設攻堅行動方案》、《江陰港城經濟區產業項目促動建攻堅行動方案》,踐行“一線工作法”,按照時間節點和責任分工推進相關工作,確保項目順利動工建設和竣工投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