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市沙埔鎮創新治水模式顯成效
www.bjjht.com 2018-11-07 09:31:00? ?來源:福清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自福清市啟動“污水零排河”百日攻堅行動以來,沙埔鎮全面部署“污水零排河”工作,盯緊治理小微水體黑臭現象及河道、池塘沿線環境衛生整治,實行“一村一景”的“池塘革命”,筑牢污水排放的最后一道關卡,實現“污水零直排”。 雨滴落池塘泛起漣漪,“小噴泉”不停涌出,植物隨風輕擺……沙埔鎮官廳村昔日的廢棄池塘,如今儼然成為“新景點”。 作為首批項目之一,官廳村的“池塘革命”于今年9月份率先打響。“村里原本就有一個廢棄的池塘,我們就對池塘進行清淤,擴建。”官廳村副主任何文強介紹,村里聘請曾為官廳村做過美麗鄉村規劃的設計團隊對池塘進行重新設計、規劃。根據設計,村池塘將進行生態化改造,設置增氧曝氣機以增加含氧量;在池塘上建造人工生態浮島,浮島上栽植漂浮水生植物,進一步凈化水質。 經過近一個月的施工,官廳村的生態塘已具雛形,面積約2畝,4臺增氧曝氣機已成功運行,兩塊人工生態浮島也已建設完成,已建成的2.4公里雨污管全部接入三格化糞池,最終流入生態塘。“我們現在還在對池塘周圍進行景觀改造,砌護坡,下一步要加裝護欄網,在建設景觀的同時也要保障安全。”何文強說。 “盡管整個項目尚未完成完工,但池塘有“小噴泉”,水面還“長”草,已然成為官廳村的一處新景觀,路過的村民都喜歡駐足觀賞一番。”何文強說。 江下村對廢棄池塘進行改造,直接在河道中移植農村常見的一種水生植物凈化河水,實現零成本治污。 江下村書記兼主任王實說,江下村河道長750米,在前期河道整治過程中,村里對河床進行了硬化,河床硬化之后,植物、微生物、魚和其他水生生物就難以生長,河水失去自凈能力,水質會越來越差。 王實在一次巡河中,發現一處河道上長了許多植物,底下水體清澈。王實摘了一株植物請教村里老人和鎮農技站工作人員,確認了這種水生植物有凈化水質的作用。 經研究,王實決定在河道兩側交叉鑿出5個50公分的孔,種上桂草,一排種5株。“它的繁衍能力特別強,一株可以長成一大片,種太多會阻礙水流,所以也不能多種。”王實說。 眼下,江下村的河道整治已進行到最后120米,已建好的河道上,植物錯落生長,清澈的河水倒映出其曼妙身姿,仿佛“護河衛士”。 截至目前,沙埔鎮規劃建設的11座池塘,已經完成3座,還有8座池塘正在建設中,預計年底全部完成。為全面貫徹落實“污水零排河”目標,沙埔鎮將繼續打好“查、拆、引、修、截、處”組合拳,全力提升鎮域內水環境質量,實現沙埔鎮“河暢、景美、水清、岸綠”的美好愿景。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2018-11-07 ] 福清市沙埔鎮創新治水模式顯成效
- [ 2018-11-07 ] 福清市沙埔鎮創新治水模式顯成效
- [ 2018-11-07 ] 福清市沙埔鎮創新治水模式顯成效
- [ 2018-11-07 ] 福清市沙埔鎮創新治水模式顯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