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走廊掛滿燈籠(東南網福清站記者 張雅楠 攝)
春節期間,當許多人在舉家團聚共享天倫之時,醫院里的醫護人員仍然堅守崗位,為病患服務。記者日前走訪了福清市醫院,一進門診大廳就看到,走廊上、墻壁上懸掛著紅燈籠和中國結,襯托出濃濃的過年氣氛。掛號取號處、門診處、西藥房等處,為數不少的病患在排隊。
導診處的護士告訴記者,春節期間她們也是正常值班,過年期間前來看病的人不少,她們只能輪流值班回家過年,如果家在外地的,只能留在醫院過年了。
孩子代替自己陪父母過年
福清市醫院ICU護士蘇聯平是南平市邵武市人,工作十幾年,他每年都是在醫院過年。他笑著回憶:“五六年前沒買車的時候,要去水南車站做長途車,再從福州坐火車回老家。春運時,車站人山人海,帶著孩子回去頗費周折,經常擠不上車,大早上五六點要去排隊。”后來為了方便蘇聯平買了車,年前抽時間把孩子送回家陪父母過年,正月里在找個時間回去把孩子接回來,讓孩子替自己陪伴父母。
蘇聯平的妻子在福清市醫院傳染科工作,倆人過年都要上班。“年年科室開會,讓說說新年愿望,我就說希望能回家過個年。其實我知道這是奢望,這么多年,只有結婚那次在家過了個年,其他每年都是科室里過除夕,和同事、病患及家屬一起過。”
同事聚餐 視頻拜年
據了解,過年期間,ICU也是非常忙碌。原本醫院ICU一共14個病床,今年又因為病患需要臨時增加到16個。ICU病患的病情都很重,護士需要24小時在旁看護,責任重大。科室崗位可謂是“一個蘿卜一個坑”,工作值班表也是排的滿滿當當,根本沒有休假的時候。“如果你要請假,就得別人替你多做些,大家都很累,所以最好不要給別人添麻煩。”ICU護士馮成城告訴記者。
馮成城今年24歲,是個來自吉林長春的年輕女孩,2016年底來到福清市醫院工作。算上今年,已在醫院過了三個春節。與父母一南一北,過年的時候,只能通過手機視頻拜年。“每次通過視頻看到家里熱熱鬧鬧,我在病房里值班還挺心酸的,很想家。”好在科室外地人不少,大家過年都回不了家,除夕下班的人就回宿舍煮些面條之類的端到科室,再拿些干果、瓜子,大家輪流來吃。還有些家在福清鄉鎮上的,過年值完晚班也沒車了,索性也留在科室跟大家一起過年。
父母來融團聚
血液凈化區科主任趙敬峰是安徽人,他1997年來到福清市醫院,20多年來幾乎每年過年都要在醫院忙碌,沒時間回老家。趙敬峰的妻子在醫院婦產科工作,“她比我還忙,也是一樣。”趙敬峰無奈的表示。
透過透析室外的玻璃,記者看到里面很多患者在進行透析。“過年期間大家都難免吃多喝多,許多尿毒癥患者要急診加透,我們就在醫院跟患者一起過年了。”
據了解,趙敬峰和妻子都是安徽人,岳父母遷就他們工作忙,每年過年都從安徽來福清跟他們一起過,但趙敬峰安徽老家還有一位高齡87歲的母親,卻不能來到福清與他們團聚。“妹妹一家平時照顧母親,我心里很感激也很慚愧。”趙敬峰表示。
醫護人員是一個特殊的行業,別人的節假日,他們比平時更忙碌。他們說,各種國家法定節假日都與自己無關,沒有周末和周內,沒有節日和平時,只有上班和回家睡覺。其實,他們是冬日最治愈的一道光,恒定、溫暖,帶給我們安心和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