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地標,都是一段記憶,都有精彩故事——【回眸30年】盤點福清的那些“時代烙印”
2020-11-13 11:47:25? ?來源:?福清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福清新聞網11月13日訊 (記者 滕端欽)每個城市都有鐫刻著城市的歷史文脈和精神內涵,承載著人們對一座城市的認知或記憶的地標。城市地標,不僅是城市的形象符號,更是城市發展的標志,烙印著時代的發展變遷,彰顯著城市的繁華和魅力。 素有“海濱鄒魯 文獻名邦”之稱的千年古邑福清,伴隨著高歌猛進的城市建設步伐,一個又一個“新地標”矗立在城市中央,街心公園、建市紀念碑、國際商展中心、兩館一中心、萬達廣場……這些地標性建筑的背后,承載著福清城市建設的故事,展示著福清這座古老而又年輕的城市形象。 建于1990年的建市紀念碑,連著城區和西大門,是當之無愧的福清城市地標建筑。從建市立碑那一刻起,福清,注定今非昔比,這座千年古邑從此邁開了跨越發展的步伐,在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大湖中勇立潮頭、奮勇前行。 撤縣建市30年來,福清從貧困落后的“地瓜縣”到地區生產總值突破千億元的“百強縣”,從名不見經傳的小縣城到國家級生態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回想福清撤縣建市成立大會的盛況,我們的心情總是難以平靜。30年來,福清蛻變的每一個鏗鏘足音,都是那么堅定而有力。”福清民俗專家陳則東感慨道,建市紀念碑和八駿群雕,曾經是福清西大門的靚麗風景線,成為這座城市的建筑地標和精神地標。 隨著城市的發展,福清有了縱橫交錯的道路網絡,有了一個個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的高品質住宅小區,有了融合文化、歷史、景觀的“一江、四溪、四山”城市公園,有了規劃建設總面積約31.26平方公里的中央公園,有了跨越龍江南北岸的觀音埔大橋,有了閩江調水公園,有了拉開城市框架、構筑城市“大動脈”的首條環城路…… 上世紀八十年代,街心公園是福清值得一提的“地標”,對許多福清人來說都是難以忘懷的。街心公園是福清老城區難得的休閑之地,是福清市中心的象征,也是許多人兒時樂園,圍繞街心公園成就了當時的繁華商業圈,每到節假日街道便熙來攘往,盡顯繁華。 “原來我們買東西頂多到百貨公司、百貨商店或者供銷社。”陳則東說,后來就有了一拂街、向高街等商鋪林立、商品薈萃的商業街區。之后,福清又有了國際商展中心、好又多、佳源等大型連鎖超市,這些耳熟能詳的“地標”也悄然地改變了福清人的購物方式和消費理念。 隨著福清綜合實力不斷提長,福清的商圈也在不斷拓展,福清人的生活品質也繼續換檔升級,萬達廣場、裕榮匯、紅星美凱龍等大型城市綜合體是福清近年來突起的“商業地標”,不僅見證了福清的發展和嬗變,也不斷刷新福清的“繁華指數”。 建市之初,福清文化基礎相對薄弱,文化娛樂生活自然也非常貧乏。在城區,1981年7月,由愛國華僑慷慨捐資建造的福清華僑影劇院,成了那個時代的福清“文化地標”。對城區居民來說,能到華僑影劇院看場電影,那是最奢侈的文化休閑消費了。而在農村,文體活動就更加單調,村民平時最喜愛看的閩劇演出,也是可遇不可求,而且臨時搭建的戲臺十分簡陋。 隨著各村公園的修建,一些社區和民間樂團在公園里開展各種各樣的小型文化演出,加上各村建的農家書屋、農家文化大院,文化生活逐漸變得豐富多樣。 2010年建成的“兩館一中心”開啟了福清人的文化新生活,福清文體藝術事業也開啟了全新發展階段。“兩館一中心”這座將建筑和人文融為一體的建筑物,無疑成了福清人心目中的文化“新地標”。 “‘兩館一中心’是福清建市以來規模較大的建筑群,解決了福清文體發展的‘歷史欠賬’,深受老百姓喜歡。”陳則東告訴記者,現在有了這些高大上的室內館場,音樂劇、話劇、芭蕾舞、交響樂、畫展等高品質、上檔次的演出、展會,以及高水準的體育賽事輪番上演,豐富了福清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進一步提升了市民的文化素養。 此外,隨著圖書館、科技館、規劃館、工人文化宮等場館的相繼投用,以及遍布城鄉的電影院,還有串珠成鏈的城市龍江文化長廊、龍江生態公園、瑞云民俗文化古街、海口文化古鎮等星羅棋布的“人文地標”,大大拓展了市民休閑生活圈。如今,去圖書館坐坐、到文化藝術中心看演出、到公園去鍛煉鍛煉,到3D電影院看場電影……已成為福清市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城市的文化品位也隨之不斷提升。 30年回眸今勝昔。無論是“商業地標”,還是“文化地標”,福清的城市“地標”雖然不是以高度著稱,但是這些更迭演繹的“地標”,卻是福清人“融和向陽、搏拼天下”的精神高地,也是福清這座城市滄桑巨變的生動注腳,見證了福清的發展和嬗變,也不斷重塑著福清的城市美好形象和精神內涵。 |
相關閱讀:
- [11-12] 福清的這些橋,見證了城市的變遷——母親河上跨“彩虹”
- [11-12] 福清提升人大工作質效為高質量發展超越貢獻力量
- [11-12] 福清江陰打造千億級化工新材料專區
- [11-11] 打好碧水藍天凈土保衛戰福清市委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福清市生態環境保護有關工作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