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東張水庫移民依托政策扶持安居樂業
2022-08-03 09:35:16? ?來源:福州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走在東張水庫特有的環湖漫道上,兩旁是綠油油的農田和時尚的小洋樓,不遠處便是波光粼粼的湖水和青黛含翠的群山……此情此景,讓福清市東張鎮香山村村民黃太蘭喜笑顏開:“現在不僅環境好,大家口袋也鼓起來了。有好風景又有好前景!” 福清東張水庫1957年11月動工興建,1958年12月竣工。其間,近2萬名庫區移民告別故園,集中安置在東張鎮及周邊。其中東張鎮作為水庫移民大鎮,列入后期扶持范圍的大型水庫移民共8131人,涉及13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會。 作為水源保護區,工業企業難以在東張落地。在庫區政策和資金幫扶下,東張以旅游、農業產業為發展重點,拓寬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路徑,形成文旅農深度融合新業態,大力提升人居環境,帶動村民增收。 新面貌 移民群眾樂開懷 太陽落山,湖風習習,70多歲的黃財梁在白豸公園里散步,公園里有很多村民,大家互相招呼,熱鬧非常。 黃財梁從庫區搬遷到東張鎮街超過60年。“經過這么多年的建設,鎮街不但熱鬧起來,環境也越來越好。”黃財梁說,每天傍晚他都要到白豸公園、移民公園或者環湖漫道散步,這也是很多村民的選擇。 受到山地為主的自然地理條件限制,加上缺乏統一科學規劃,以前東張鎮存在基礎設施建設落后、人居環境較差等問題。“乘著庫區移民政策的東風,我們進行了集中改造。”東張鎮黨委副書記何傳勤介紹,庫區幫扶資金發揮了“四兩撥千斤”的關鍵作用。東張鎮以庫區扶持資金為基礎,統籌各類扶持經費,撬動約6000萬元,完成“兩橫三縱”主干線道路“白改黑”工程及其配套建設、管網下地和綠化亮化等80個建設項目,推動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人居環境穩步提升。 移民呈現新面貌。“新”的底色在于人居環境,更在于生態之美和移民精氣神。東張鎮建設生態步道,串聯道橋農耕文化公園、庫區生態防護公園(白豸公園)、移民公園等公共服務場所,滿足群眾騎游、漫步、休閑、健身的需求,提高移民的獲得感、幸福感。 依托庫區幫扶資金,東張鎮道橋村大坪山柚子采摘園不斷發展壯大。記者 池遠 攝 新模式 品牌效應助發展 夏天正是柚子掛果的時候。在東張鎮道橋村大坪山的柚子采摘園里,黃燦燦的果實掛滿了枝頭,工人在勞作。 “我們是福清最大的柚子種植基地!今年預估產量超1200噸,每年都在遞增。”福清市惠煌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枝煌欣喜地說。 該種植園創辦于2011年,靠著庫區幫扶資金不斷壯大。“就拿去年來說,政府為我們申請庫區資金35萬元,用于修繕園區門口和內部的泥石路,極大改善運輸條件,便利采摘和發展采摘游。”王枝煌說。 除了硬件設施,東張鎮還幫助該基地籌備蜜柚采摘節,解決蜜柚銷路問題。如今,采摘節已成為福州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的蜜柚采摘活動。受益于采摘節,企業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獲評福建省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開通助農直播、書記鎮長上陣打call、發展特色種植業……如今,在庫區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庫區百姓的農業事業發展得紅紅火火。 今年以來,7場助農直播相關活動,帶動13家農業企業銷售產枇杷3500多公斤、夏橙1700多公斤、紅心蜜柚300噸,以及大量茶葉、蜂蜜、枇杷汁等農副產品。 新業態 文旅融合促振興 “我們嵐湖山是以茶文化為主的文旅融合新項目,集體驗、科普、研學以及休閑于一體……”盛夏時節,一群游客在東張鎮嵐湖山茶葉基地,邊聽介紹,邊享清涼。 據悉,這是福清最大的茶葉基地。茶園里可用于春茶采摘的茶樹就有600畝,主要品種有金觀音、金牡丹、鐵觀音、紫玫瑰等。 基地負責人黃建告訴記者,作為庫區移民家庭,在政策引導和當地領導的關心下,茶葉種植規模不斷擴大,還打出了自有白茶品牌,正朝著特色文旅項目轉型,收入翻倍。 嵐湖山茶葉基地的發展在風景秀美的東張不是個例。依托于庫區政策,產業融合“立根”,在培育現代農業產業的同時,一個又一個特色文旅品牌橫空出世。 “探索‘農業+生態+文旅’深度融合新業態,我們推出了‘禪武少林’‘印象宋窯’‘醉美靈石’‘云上嵐湖’‘環湖漫道’‘溫情龍江’六張特色文旅名片。”東張鎮黨委書記何育航介紹,當地還計劃打造觀光游、度假游、房車游、康養游等旅游線路,開發農耕體驗、運動健身、節慶活動、休閑農業等旅游產品,推動庫區全域旅游邁上新臺階,讓良好生態成為庫區鄉村振興支點。(記者 錢嘉宜 實習生 燕曉) |
相關閱讀:
- [07-27] 推動“破壁融合”實現城鄉“共富” 福清市建強中心村黨委助力鄉村振興
- [07-27] “全電發票”在福清市落地使用
- [07-25] 東張鎮華石村200多畝茉莉花迎來采收季
- [07-25] 福清成功培育“鹿角靈芝”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