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音西:“紅色業委會”引領社區治理“三駕馬車”
www.bjjht.com 2025-03-06 08:35:47? ?來源:東南網福清頻道 我來說兩句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如何將頂層設計落地為社區實踐?福清市中聯天御小區以“紅色業委會”為支點,撬動社區治理從“行政主導”向“黨群共治”的深刻變革,為新時代基層治理現代化提供了鮮活樣本。 制度重構:黨建引領下的治理共同體 2022年,福清音西街道清華社區積極探索,以中聯天御小區為試點,在福清市率先走出一條黨建引領“紅色業委會”助力社區治理的新路子。社區、業委會、物業公司,作為拉動居民區治理的“三駕馬車”,在黨建引領下推動社區基層黨建與小區業委會管理、群眾需求有機融合,打造“紅色業委會”示范小區建設,全面提升了城市基層治理質效。 2022年3月,在音西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和清華社區的指導和幫助下,小區成立第三屆業委會,11名業委會成員中5名黨員骨干奠定業委會的"紅色屬性"。 清華社區以中聯天御小區為試點,建立"街道黨工委-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紅色業委會-紅色物業"五級聯動體系。建立社區、業委會、物業黨建工作聯絡員制度,配備專職工作人員作為業委會和物業黨建工作聯絡員。通過發展業委會成員入黨等方式,提高業委會黨員比例,為業委會注入“紅色基因”。組織共建單位機關黨員干部定期下沉到小區開展志愿者服務活動,將基層黨建的政治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實現居民從社區治理“旁觀者”向“主力軍”的轉變。 在小區黨支部書記帶領下,業委會定期召開聯席會議,討論小區有關物業管理、環境衛生、垃圾分類、車輛管理等方面的公共事務和居民訴求,提出解決方案并督促落實,聯合社區、物業及居民力量,全力實現小區的共建共治共享。 機制創新:紅色引擎驅動治理升級 在業委會內部,明確責任分工,建立監督機制,確保“權章分離、錢事分離、錢賬分離”。首創“三權分置”監管制度(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分離),重大項目實行“七步陽光流程”。 “一個項目落地須經過小區黨支部討論、業委會成員集體討論表決、主任簽字、副主任制單、財務審核、項目經費公示等環節,所有環節須接受音西街道和清華社區的監督,讓居民為自己代言”,清華社區黨支部書記魏麗榕形象地說。 清華社區以“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為模式,發揮黨組織對小區的引領作用,構建“小區黨支部—業委會一物業一樓棟長—黨員志愿者”的服務體系,目前11名業委會成員、26名物業工作人員、10名樓棟長、43名黨員志愿者已覆蓋到小區樓宇的每一個單元,使黨服務群眾的工作觸角延伸到基層的“最后一米”。 治理之變:從"無人問"到"齊參與" 清華社區積極推行“紅色物業”協同議事、協同處置、協同監督的“三協同”機制,由街道社區黨組織牽頭,建立居委會、業委會、物業企業和轄區治理力量共同參加的多方聯席會議制度。同時,全面落實以社區民情懇談會、社區事務協調會、社區工作聽證會和社區成效評議會等“四會制度”為重點的協商共治機制,對涉及物業服務管理的重大事項、重要問題,街道社區黨組織引領各類組織和廣大居民群眾有序參與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過程監督,有效提高了解決居民“急難愁盼”的效率和水平。 今年初,中聯天御小區業主反映清宏路百合幼兒園至天御大門路段花圃設計不當,家長接送不便。面對業主們的"安全焦慮",由清華社區黨支部書記魏麗榕牽頭,紅色業委會啟動"閃電治理":72小時完成全小區意見征詢;積極聯動城管、住建等多部門現場辦公,加快審批流程;從設計規劃、施工改造,兩個半月的時間,多年的問題路段,蛻變為智慧步道,路面整潔又寬闊。 “以前一到天黑就不敢走,改造完之后道路寬敞又平整,心里踏實多了!”小區居民羅女士說,有了“紅色業委會”后,小區基礎設施、物業管理、治安環境得到完善。 針對居民提出的小區監控設施老化、監控畫面畫質較差等問題,黨支部立即召集“三駕馬車”,共同商議決定更換高清監控,加裝高空探頭及地下車庫探頭,使監控輻射范圍做到全覆蓋、零死角。在業委會的助力下,小區成功召開業主大會并通過改造方案,并在“三駕馬車”監督配合下順利改造,保證了社區居民生命財產安全。 共治共享:128萬收益金的民生答卷 在社區、物業、業委會“三架馬車”的共同努力下,中聯天御小區日新月異。紅色業委會成立以來,在音西街道清華社區的倡議下,將部分小區公共收益投入購買小區監控設備和完善小區設施、景觀改造提升,同時按一平方五元的標準分發給業主,分發戶數共計1900戶,分發金額共計1284050元。余下的收益留存公共賬戶,用于小區公共設施建設、維護。 如今,社區、業委會、物業公司和小區居民配合默契,形成了彼此促進的良性互動。居民有任何問題在業主群里反映,社區、業委會和物業公司簡單問題即時回復,復雜問題給出解決方案和整改時間。小區硬件改善了,環境變美了,各方矛盾摩擦少了,換位思考理解包容多了。在黨建引領下的“紅色業委會”正成為居民心中的“主心骨”。未來圖景:智慧社區再出發 “下一步,中聯天御小區將結合智慧社區建設,暢通‘三駕馬車’信息交流渠道,在小區內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和黨群服務中心。同時,突出紅色業委會的公益屬性,充分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通過居民議事、志愿服務、法律援助等,集中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形成‘大事一起干、好壞大家評、事事有人管’的小區治理新局面。”清華社區黨支部書記魏麗榕說。 “這種以黨建為引領、以居民為主體、以技術為支撐、以制度為保障的治理模式,通過制度創新將黨建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打破'政府做、群眾看'的困局,為基層治理提供了重要啟示。”福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點評道,“當居民從旁觀者變為決策者,當治理效能轉化為民生實惠,基層善治便有了可持續的生命力。"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