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難融籍后裔》追蹤:“薛能貴是我的父親!”
www.bjjht.com 2016-01-05 09:11:19? ?來源:福清僑鄉報 我來說兩句
薛能貴的出生年月與林伯耀先生提供的”遇難者名單“上的記載相符。林伯耀先生提供的”名單“上有關薛能貴的記載是:”薛能貴,19歲(1904年出生),籍貫福建福清六十都楊坪村,職業商人,住址與被害時間不詳,被害地點為上野美術學校旁,被在鄉軍人打傷“.記者查遍了整個東瀚鎮,以及與”薛氏“相關的族譜、家譜,除了大壤村薛厝自然村的”薛能貴“外,幾百年來沒有第二個重名的人。 薛由臣告訴記者,他今年78歲,是大壤中學退休教師;薛由寶是他的二弟,今年65歲。大哥薛由忠已于2013年病故,當年83歲。薛由孝幼年夭折。薛由臣回憶,父親薛能貴體弱多病,一生最忌諱提及”日本“兩個字。在他的記憶中,父親對他說過:”我的傷殘是19歲那年在東京被暴徒用鐵棍毆打所致,后來在同鄉人的幫助下逃回中國,這才撿了一條命。“ 薛由臣的說法得到村民的證實。原大壤村干部薛來平說,他在年輕時,曾在村老人會聽見薛能貴對老人們說,他能從亂棍毆打下逃回中國,算是一大奇跡。 在薛由臣家,當他兄弟倆看了2015年10月28日本報上關于《尋找關東大屠殺遇難的13位融籍勞工后裔》報道后,對父親當年的遭遇感到無比震驚和憤慨。”真相已經大白!我們將通過法律途徑起訴日本政府,還父親一個遲到近一個世紀的公道,告慰他在天之靈!“薛由臣說。 記者手記: 陳盛(信)美的后裔在東瀚鎮文山村洋坪自然村,林友慶的后裔在東瀚鎮東瀚村,薛能貴的后裔在東瀚鎮大壤村,按照旅日僑領林伯耀先生提供的1923年在關東大屠殺中被殺戮的13位融籍中國勞工的信息,經過2個多月的尋找,終于找到了3位,還有10位遇難者后裔尚無音訊。 2015年10月24日晚上,受參加第55回旅日福建鄉親懇親會的旅日僑領林伯耀先生的重托,記者踏上了”幫助尋找關東大屠殺遇難的13位融籍勞工后裔“的艱辛之路。 接過這記載13位遇難的融籍鄉親名單,記者注意到,除了其中4位鄉親的籍貫為”福建福清六十都“外,其余的9位均記載為”福建福清“.記者決定從標有”福建福清六十都“的東瀚入手,幫助尋找陳盛美、林友慶、陳存禮、薛能貴的后裔。 第一次記者與福清市黃檗文化促進會一行到東瀚鎮文山村,帶著報紙向當地老者、長者打聽有關陳盛美等4人后裔的下落,忙了一個下午,無功而返。 在此后的1個多月里,記者與東瀚僑聯名譽主席林友雄,副主席林謀鈞,副主席兼秘書任祖義一道走村入戶,先后在洋坪、東瀚、北盛、赤嶺、西海、大邱、后坨、北西營、南西營、大壤等村的村干部協助下,分別查閱了當地所有的族譜、家譜和相關資料,并且進行多方求證與縝密比對,找到了陳盛美、林友慶、薛能貴等3人的后裔。但陳存禮、林振榮、曾松、雪子、魏進本、陳隆順、陳善慶、林達寶、林昌云、林寶泉等10位遇難者的”后裔“究竟在哪里目前還無從知曉。 2015年12月31日,市僑聯主席陳德堃向全市27個僑聯分會布置,要求各鎮街分會按照遇難同胞的姓氏行名”縮小尋找圈“,務必全力幫助尋找。 福清市黃檗文化促進會會長林文清介紹,在日的林伯耀先生多次向他咨詢”尋找后裔“進展情況,林伯耀先生轉告記者,旅日華僑中日交流促進會以及在日的眾多僑領都在密切關注福清尋找遇難的13位融籍中國勞工后裔的動態,希望早日還歷史一個真相。”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2016-01-04 ]83歲福清老人獨自尋親 卻不慎走失流浪漳州
- [ 2016-01-04 ]第一尊城隍爺金身神像“現身”福清城隍廟
- [ 2016-01-04 ]“豆角”是福清隱元傳播到日本的
- [ 2016-01-04 ]福清市讀書明星林秋明、毛立平論文入選
- [ 2016-01-04 ]361年前隱元大師東渡與“政治使命”無關
- [ 2016-01-04 ]福清市一年一屆的讀書月活動已走過了10個年頭
- [ 2016-01-04 ]元旦小長假閩運福清公司運送旅客超10萬人次
- [ 2016-01-04 ]融僑工業區隆盛制衣廠舉行迎新年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