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門診醫生為患者做檢查。(福清市醫院 供圖)
東南網1月25日福清站報道 記者 袁琳敬
醫院是民生工程,門診部是接受患者的第一線,是醫院醫療服務的重要板塊,是面向社會的重要窗口,更是醫院的“形象代言人”,門診服務的“好壞”直接關系到醫院的聲望和名譽。因此,門診部的效率、質量、環境等都直接反映醫院整體醫療水平和綜合服務能力,影響醫院在病人心目中的地位。
冬至后,氣溫變化反復無常,忽冷忽熱,流感病毒也隨之肆虐。近日,福清市醫院門診部流感病人激增,主要以老年人和兒童居多。此外免疫力較低的人群、有嚴重疾病患者等都是流感的易感人群。門診部與病房醫護人員相互補位、超負荷工作,加班加點,平均每個醫生日接診量達100余人,從早上七八點開始一直忙到晚上七八點,帶病工作已成常態,單是兒科門診醫生就病倒了3個。
“流感病人猛增無疑加重了醫護人員的工作量,除了一些重癥患者外,一般流感患者完全可以到社區或城鎮衛生院進行治療。”福清市醫院門診部副主任莊國梁頗無奈地說道。
春節將至,能和家人一起過年對于普通人來說是件再平常不過的事,但對于門診部乃至全院的醫護人員來說,卻十分奢侈。據了解,福清市醫院門診部僅休初一到初三三天,之后便開始正常上班。
“正式放假通知還沒出來,具體還要看這次流感發展趨勢,一旦出現反復或流感患者持續增多等情況,那就只能取消假期了,一切以患者為重。”莊國梁說。
導診臺(福清市醫院 供圖)
早上班半小時 緩解就診“早高峰”
門診部經常“擠爆棚”、患者等候時間長是不少像福清市醫院這種大醫院的“通病”。尤其是一些中老年患者,習慣一大早趕到醫院候診。
為了給他們提供便利、避免等候過久造成身體上的負擔,莊國梁帶領門診部的醫護人員們每天早上提前半小時上班,既方便了這些中老年人,又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就診早高峰。門診科室看診也由原來的每周2天改為一周7天。
在門診預約方面,設置了現場、微信公眾號、網絡、電話等預約方式。考慮到福清本地一些老年人在普通話的交流溝通上較困難,福清市醫院門診部還專門增設了電信人工坐席,由人工客服用本地方言與打進電話的老年人溝通,幫助其進行門診預約等操作,非常貼心和便捷。
在縮短病人等候時間方面,福清市醫院門診部也在持續提升和改善。最初的抽血窗口僅4名護理人員,通過增設抽血窗口、增派醫護人員等一系列措施后,抽血窗口護理人員現增加至12名,患者排隊等候時間由原來的30-60分鐘縮短至10-15分鐘,全面提升醫院人性化服務水平。
目前福清市醫院門診部設有感染科、兒科、康復科、呼吸內科、婦科等多個診室,無論是需要提前上班還是延時下班,門診部的醫護人員都毫無怨言、恪盡職守,寧可自己上班的時間早一點、久一點,也要讓更多患者順利完成檢查,錯開就診高峰期,縮短患者等候時間。
患者咨詢客服中心工作人員。(福清市醫院 供圖)
以患者為中心 多項舉措便民利民
為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和患者就醫滿意度,近年來,福清市醫院門診部從減輕門診患者在診療過程中的諸多不便入手,相繼推出多項便民、惠民舉措,讓患者真實感受到方便與快捷。
2017年下半年,福清市醫院患者滿意度排名還在50名開外,到2018年下半年,已一躍至全省第17名,綜合排名第29名,這與門診部做為服務“第一線”和醫院“形象代言人”所做出的努力密不可分。每天將一聲問候,一次微笑,一個主動貫穿于整個患者就診過程中,真正的站到患者當中,主動問好、主動微笑、主動詢問、主動幫助、主動解決,處處體現出主動為患者著想的第一服務意識。
談及門診部的未來發展規劃,莊國梁表示,以提升病人及家屬滿意度為導向,今年將計劃在診區開設餐吧、書吧和咖啡屋,及時為候診患者和家屬提供簡餐、雜志、健康宣教材料、熱飲和冷飲等,既能消磨家屬等候時間,又能調試患者緊張情緒,可謂一舉多得。后續還將推出“診金掃碼付”,省去患者排隊繳費流程,同時縮短患者的檢查和治療時間。
此外為了保護患者隱私,福清市醫院門診部還計劃推行“一醫一患一診室”的新門診模式,保證同一診斷時間內一個診室內只有一名醫生與一名患者,避免一人看病多人圍觀的現象,改善患者就醫體驗、維護診療秩序、充分尊重患者隱私權、優化服務流程,更大程度的為患者提供方便。
服務無止境,爭優有奔頭。今后,福清市醫院門診部將繼續秉承“主動、細致、沉著、耐心”的理念,不斷完善服務流程,創新服務舉措,提升服務內涵,用實際行動改善患者的就醫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