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爭流千帆競——福清撤縣建市30周年經濟發展步入快車道
2020-12-23 14:52:32? ?來源:福清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30年櫛風沐雨,30年闊步前行。 上世紀八十年代,福清還只是東南沿海一個百萬人口的“地瓜縣”,經濟發展緩慢,全縣財政不過2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僅538元。 站在30年奮進的跑道上,回眸福清經濟發展的蛻變歷程,我們感受到的是福清發展的鏗鏘腳步,看到的是新福清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的嶄新姿態。撤縣建市30年來,福清市一心一意謀發展,實現了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發展瓶頸全面突破,城鄉面貌煥然一新,人民生活不斷改善。今年躍居縣域經濟全國百強縣第15名,首次躋身全國營商環境百強縣20強。 革故鼎新謀發展 如何從農業大縣轉型,成為擺在福清面前的重大課題,敢闖敢拼的福清人利用“僑”的優勢,找到了經濟發展的“金鑰匙”,四大園區的建設發展成為了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早在1986年,福清縣委縣政府就提出“以僑引臺、以臺促僑、僑臺聯合”的招商引資方針。1992年,國務院批準成立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為全國54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之一,也成為全國唯一以“僑”命名的國家級經濟開發區。 從1平方公里起步,如今,融僑開發區擁有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顯示器產業園、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國家平板顯示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四張“國家級名片”,重點發展電子信息、汽車部件、光學器件三大產業,今年1-10月,全區185家規上工業企業,完成產值859.23億元。 12月10日,長榮海運旗下的“恒星”輪在江陰港區順利靠泊,為江陰港區再添海絲新航線。江陰港區1999年選址,2002年底正式投產,如今,抓住“五區疊加、一區毗鄰”“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海上福州”建設等歷史機遇,成為東南沿海“海陸雙向”輻射“一帶一路”的國際航運樞紐大港,也帶動了港城經濟區的聯動發展。 元洪投資區1991年開始謀劃建設,1992年經國務院原則同意設立,是福清通過“以僑引外”加快改革開放的創新發展之地。29年間,實現了“一片灘涂地”到“國際化產業園區”的大轉變,2016年,以“科工貿”一體化發展思路,“元洪國際食品產業園”啟動開發建設,并以深化中國與印尼的戰略合作為突破口,打造中國——印尼“兩國雙園”,積極探索推動發展元洪模式升級版,如今,福州新區福清功能區已有印尼投資企業21家。 2012年,閩臺(福州)藍色經濟產業園創建,規劃總面積約65平方公里,建設以涉海高新技術產業、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海洋服務業為支撐的濱海城市新區和藍色經濟密集區。2019年以來,園區發揮海洋功能區位優勢,將目光瞄準臨港產業、新興產業,強化藍園龍頭中鋁東南沿海鋁精深加工基地項目引領作用,推動新能源產業、臨海臨港產業成片區發展;瞄準有色金屬、新能源等重點方向,著力引進一批大項目、好項目。 未來,福清還將依托四大園區、立足八大產業優勢,扎實推進園區標準化建設,全力建集群、提層級,重點推動萬華化學、緣泰石油、“兩國雙園”等重點項目落地投產。“十四五”期間,還將構建“3+N”主導產業體系,推動電子、化工、食品三大產業產值分別破千億元,同步打造裝備制造、氫能源等若干數百億級主導產業,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引進項目夯根基 好項目是助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也是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動力。福清市牢固樹立“抓項目就是抓發展、抓發展必須抓項目”的理念,以此為實現高質量發展超越的總抓手、總平臺、總載體,推動全市項目提速、實現產業升級,策劃生成了一批大項目、好項目、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 在江陰港城經濟區,萬華化學(福建)MDI產業園項目建設如火如荼,今年3月24日,項目正式開工建設,投產后將補齊我省產業短板。 4月24日,福清市舉行“抓項目促跨越”重大招商項目簽約儀式,共簽約項目11個,總投資339億元;5月18日,第二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包括福建捷聯電子有限公司年增液晶顯示器180萬臺項目等在內的17個項目集中動工,總投資達38.1756億元;8月19日,第三季度集中開工項目共22個,總投72.6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3.37億元,其中,產業項目16個,總投35.5億元;11月26日,第四季度集中開工項目共10個,總投141.7億元,年度計劃投資5.4億元,其中,6個產業項目作為“重頭戲”,總投資59.8億元。 一批項目開工建設,成為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一批項目相繼建成,為全市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這些不僅展示了福清市項目推進的良好態勢,也充分體現了福清市廣大干群萬眾一心、集聚發展、闊步向前的堅強決心和堅定信心,玉融大地掀起全員拼搶大項目、全面聚焦大項目、全力攻堅大項目、全心服務大項目的新熱潮,推動著福清市經濟社會持續健康協調發展。 受今年疫情影響,福清經濟依然逆勢而上,今年1-10月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1%。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3.7%。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7.1%。 中流擊水三千里,揚帆破浪正當時。無論是身處機器轟鳴的車間,還是塔吊林立的工地,都能聽到福清這座城市奮進的聲音。一個個已經建成投產或正在建設的重點項目,正夯實福清市經濟發展的根基,撐起福清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硬脊梁”。 創新優化軟環境 水積而魚聚,木茂而鳥集。營商環境是一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軟實力,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解放生產力,就是提高綜合競爭力。近年來,福清市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的“頭號工程”。 近年來,福清市行政服務中心以“放管服”改革為主線,以行政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為抓手,以優化政務服務環境為目標,扎實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和“互聯網+政務服務”改革等重點工作,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不斷優化營商環境。 福清市行政服務中心積極探索審批提速、服務增效的新路子,運用信息化手段,創新研發“融e行”智慧審批平臺、惠企政策精準推送平臺、“融e行”智能填單平臺、重點項目電子跟蹤作戰平臺等多個平臺以及“開卷式”審批、“零延時”審批等創新服務模式,用智慧“武器”助力審批服務提效增速。 依托自助申報終端,提供1800 多個審批事項、38類“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務事項”以及企業設立銀行代辦服務自助申報,實現“無差別受理、不見面審批”,加快線上線下服務平臺融合,拓展多元化申報渠道,形成線上線下功能互補、相輔相成的福清政務服務新模式,將福清市政務服務推進到“秒批”時代。今年6月,“不見面審批系統”上線試運行,支持在網站、微信端直接申報,進一步簡化申報材料、壓縮審批時限,并可在手機微信或網站上查詢進度,實現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全程網上辦理和政務服務24小時“不打烊”目標。 2013年以來,福清市共取消638項審批事項、承接363項審批服務事項、調整776項審批服務事項,審批事項時限平均壓縮至法定時限20%以內。 同時,福清市多措并舉、精準服務,推出了一系列優化營商環境的機制做法。針對企業“疑難雜癥”,建立“一企一檔”,明確掛鉤市領導和責任單位,逐月細化目標任務,做到“一企一人,一企一策,一企一議”,確保實現增產增效目標。 面對重點企業經營困境,積極研究扶持政策措施,用好出口退稅、信保和貼息、獎勵等工具,支持出口企業穩住國外市場,有序引導出口轉內銷,推動保市場、保訂單、保履約、降成本、防風險,截至11月底,共為轄區企業減免稅收約9.46億元、社保費約3.31億元,幫助企業申請貼息貸款55.8億元。 30而立正當時,百舸爭流千帆競。站在新的起點,福清將繼續砥礪奮進再鑄輝煌,書寫屬于這座城市新的光榮與夢想。 |
相關閱讀:
- [12-22] 從工業立市到百業俱興 ——寫在福清撤縣建市30周年之際(二)
- [12-07] 勇立潮頭敢為先——福清撤縣建市30周年改革開放綜述
- [12-02] 乘風破浪 逐夢遠航——福清撤縣建市30周年港口建設發展綜述
- [09-15] 福清市舉辦建市30周年職工書畫比賽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