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麗裂變中崛起——福清工業區繁榮發展
2020-12-08 15:43:20? ?來源:福清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上世紀90年代初期,福清是一個財政收入只有5000多萬元的農業縣,經過30年的發展,當年的農業大縣成為全國百強縣市。縱觀福清發展,元洪、融僑、江陰三大園區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跨越發展是福清崛起的基石、騰飛的動力,如今的江陰港城經濟開發區港深水闊、產業成鏈,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集聚、實力雄厚,元洪投資區買賣全球、交易紅火,成為今天福清經濟社會發展的“頂梁柱”,見證福清撤縣建市以來的經濟騰飛。 小碼頭邁向“東方大港” 上世紀90年代初,江陰半島只有一個簡易的小碼頭,直到1992海外鄉親林文鏡發現了它的天然潛質——具備世界上少有的大港資源:擁有可建百個以上5萬噸至30萬噸深水碼頭的岸線資源,前有600平方公里的天然港池,后有500平方公里的腹地。同時,還有2條終年不淤不凍的黃金水道,距離被稱為“海上高速公路”的國際航道咫尺之遙。 2000年,江陰港拉開建設江陰世界級大港、國際轉運中心的大幕。2002年,江陰港一號深水泊位3萬噸級碼頭、兼靠5萬噸級集裝箱船碼頭建成投入使用;2004年6月,江陰港區作為國家一類口岸對外開放;2009年,江陰港區1-5號深水集裝箱泊位全部投入運營;2010年,實現15萬噸級集裝箱船舶全天候安全通航;2014年,福州港江陰港區正式開通海鐵聯運班列,為內陸省份貨物提供了一條便捷的出海新通道,進入多式聯運時代,實現百萬標箱的歷史性突破······一個個泊位建成啟用,一條條美西、西非、中東等國際航線開通,江陰港已逐步發展為以集裝箱運輸為主、散雜貨和液體運輸為輔、集多式聯運、商貿、倉儲、加工為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性深水港區。 “六區疊加、一區毗鄰”“三個福州”建設等機遇,讓福清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園區建設和開發開放契機,江陰港開始了從港口建設帶動區域發展的新征程。近年來,江陰港城經濟區持續“抓龍頭、鑄鏈條、育集群”,集中力量引進強鏈、補鏈、延鏈項目,加大力度補齊新興產業鏈的薄弱環節,不斷鞏固強化傳統產業鏈的核心環節,初步形成了化工新材料產業、生物醫藥產業、先進制造業、航運物流與進出口貿易等4大主導產業。與此同時,園區做大做強福建三峽海上風電產業園,打造世界一流的海上風電裝備制造基地,實現海上風機全產業鏈閉合。 風勁揚帆正當時。當前,江陰港城經濟開發區正圍繞“扶引大龍頭、培育大集群、發展大產業”的工作目標,全力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全面提升園區發展水平。 荒蕪地崛起千億產業園區 福清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從1平方公里荒草地上起步。上世紀80年代末,海外鄉親林紹良、林文鏡響應家鄉的號召引僑回融投資設廠,1987年,福清縣委、縣政府經過統籌規劃,成立融僑工業小區,形成今天國家級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雛形,成為福清第一塊改革開放的實驗田。 1990年,冠捷電子(福建)有限公司落戶工業區,福清開啟了打造電子產業集群、做大做強外向型經濟的征程。在“以僑引僑、以僑引臺”等招商引資思路帶動下,福清旅外鄉親積極回鄉投資設廠,一大批涉及電子、塑膠、染織的企業在融僑開發區落地。1991年,全區累計入駐企業41家,當年實現工業產值5.11億元。1992年,融僑開發區被國務院正式批準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為迄今為止全國唯一以“僑”命名的國家級開發區。 如今,園區積極融入福州、聯動平潭、對接臺灣、走向全國、接軌國際,產業布局也在一輪又一輪創業熱潮中蓬勃發展,成為了福清乃至福州、福建的重要經濟增長點和外向型經濟的重要基地。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喜慶之年,這一年,園區規上工業產值首破千億元大關,成為福州市首個千億元產業園,躋身國家級開發區百強榜單,綜合發展水平位列全國219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第91位。 今年以來,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主動融入福州市“邁上新臺階、實現新跨越”“抓項目促跨越”“雙百雙千”增產增效等專項行動,統籌推進園區疫情防控和工業經濟發展工作,扎實做好“六穩六?!比蝿?,全力推動園區高質量發展超越。 如今的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已成為功能完善、環境優美、主導產業鏈完整、投資環境優良的國家級顯示器產業園區,形成電子信息、精密汽車部件和光學器件3大產業,擁有“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顯示器產業園”“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國家平板顯示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4張國家級名片,成為我市改革開放的示范區、產業成長的突破口、引領經濟的“火車頭”。 灘涂地蛻變國際化產業園區 上世紀90年代初,元洪投資區還是一片灘涂地,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滯后,海外鄉親林紹良先生看到元洪投資區獨特的地理條件,計劃回鄉開發建設50平方公里的元洪投資區。1992年6月,元洪投資區破土興建,1994年元洪碼頭建成投入運營,成為福州港首座3萬噸級以上碼頭,也是福清市第一座萬噸級碼頭,對外國籍船舶開放,成為我國一級口岸之一。 依托海港碼頭,當時的元洪投資區奮力發展臨港工業園區,灘涂地一躍成了臨港投資熱土。隨著元洪面粉、印福油脂、康宏股份等一批企業迅速落地,形成了糧油食品加工貿易基地。2005年9月,該區核準為國家級綜合性投資區,福州市元洪投資區管委會成立。2011年以后,借助“回歸工程”的東風,在東部片區規劃創辦回歸創業園,積極推動產業集聚,拓展上下游產業鏈,促進企業優化升級,逐漸形成了糧油食品、紡織化纖、輕工機械、能源精化四大優勢產業為主體的產業集群,成為該園區經濟增長的主陣地。 2016年,元洪投資區再次站在了歷史轉折點前。沿著習總書記當年描繪的發展藍圖,融入“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建設,全面貫徹落實“以高質量發展實現趕超”,搶抓“五區疊加,一區毗鄰”的歷史發展戰略機遇,啟動了“元洪國際食品產業園”開發建設,致力建設食品儲運、加工、展示、體驗、交易、結算產業生態鏈,構建“一條魚、一塊肉、一粒果、一袋米、一桶油”大宗食材供應鏈,打造“專業、創新、綠色、開放”全球化食品高端園區。2017年元洪投資區和龍田經濟開發區整合為福州新區福清功能區。2018年,該園區以科技創新驅動產業轉型升級,培育園區經濟發展新動能,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線上以京東元洪數字經濟產業中心為載體,從產業管理、企業服務、數字貿易3個層面夯實產業數字化基礎,搭建數字元洪公共服務平臺、元洪食品電商交易平臺2大平臺。線下圍繞百萬噸級冷庫和開放口岸,打造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促成元洪國際食品展示交易中心、融灣國際美食文化城、勝田食品、亞琦元洪商貿城等產業項目落地、御冠食品、元洪在線跨境交易服務平臺等運營或投產。 30年間,元洪投資區不斷跨越發展,從傳統的加工制造園區向科工貿一體化園區高質量轉型。當前,園區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深入參與國際食品產業鏈和供應鏈分工合作,充分發揮印尼融籍華人華僑的優勢,不斷探索產業互聯、設施互通、政策互惠的中國—印尼“兩國雙園”合作機制,構建以食品產業鏈、供應鏈為主體的合作平臺,打造中印尼之間投資貿易綠色通道。 闊步新時代,今天的福清,正以海納百川的開放之姿,以元洪、融僑、江陰、藍園4大經濟園區為抓手,著力“促強育新”、狠抓龍頭帶動、壯大產業集群,不斷培育發展新的產業經濟增長極,為推動新福清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支撐,努力爭當省會新跨越排頭兵。 |
相關閱讀:
- [12-04] 富了口袋富“腦袋”——30年福清文化生活大變樣
- [12-01] 【回眸30年】路暢了 家近了——市民出行變遷印證福清交通發展
- [11-20] 撤縣建市30年 福清加快編制新一輪國土空間總體規劃
- [11-16] 30年前只有1座公園,如今40多座公園“串珠成鏈”,不斷刷新城市顏值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